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伟大的社会活动家,被时人称为舆论界的骄子。他还是一位重量级的学者,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他的文章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纵笔所至不拘束,而笔端又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代表作《少年中国说》影响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李鸿章传》一书全仿西人传记体例,而以太史公《伯夷列传》的笔法,叙议结合地载述了李鸿章一生行事,从他的早年写到其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办理外交直到死去的不平凡的一生。作者梁启超通过全方位的描写和评价,指出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这是一部比较客观公正的传记,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系列之一。
怀着今日是今日毕的想法,快快的结束这篇书评。 1 “世间惟庸人无咎无誉”,好吧我承认自己第一想到的是科比和范冰冰。记得以前谁说过这句话和“你行你上啊”在逻辑上的颇有相似之处,今晚看来,深以为然。 2 千百年来,时事所造英雄车载斗量,造时事之英雄寥若晨星。然后,...
评分记得大二那会子,黄天骥老师给我们开讲座,讲对联的写作,在举例中提到了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稍有对联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对得极好的联句,特别是“已死”对“先生”真可谓神来之笔。于是我过眼就记住了这个好对子,虽然知道杨三是苏州名丑角,...
评分可能是看《痛并快乐着》里白岩松说过,人应该多读点传记,无意中就结识了这本书。无需我再多加赞誉,梁启超先生的文笔可是连太祖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而李鸿章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人物,这个人物,英雄或是败类,自有历史评说。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
评分记得高二文理分班之前,历史老师在一节课上让我说说对李鸿章的看法,我那时说,虽然他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他也没办法啊!当时老师深以为然,赞许地点头。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从那时开始对这位中国晚清史上的头号替罪羊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很少主动...
评分任公如炬之目,凌雲健筆,畫此一代梟雄!好看! 一、 要學習!最怕不學無術;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 二、 治事養心自律;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三、 中國的商務,壞就壞在“官督商辦”上面,嘿嘿 以下筆記 1. 天下人惟庸人無咎無興譽; 2. 讀一部二...
读过这本书这个版本2次,高中和大学,感觉这应该是最好的《李鸿章传》版本了,文末附录有关于李鸿章和美国记者的谈话,有李鸿章的精选奏折,李鸿章的青年时候的诗和垂暮之年的诗,真的让人无限感慨,李鸿章不容易的,如果他是卖国贼的话,中国没有爱国者了!另外,梁启超先生评价的极为公允,他认为李鸿章是中国的英雄,但是确是古代英雄,具有悲情色彩,并且预言失去了李鸿章的清朝,以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真可谓一针见血。
评分梁启超对李鸿章的点评,核心就两句话:“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不学无术是指看不清世界形势,当时李在清廷已是开眼看世界的人,所以创办实业和北洋水师,但看得不全面,看不到国家需要改变政体才能变强大,其实李可能并不是没看到,而是不愿,不敢破格指不敢推翻清政府,这是李的短处;不避劳苦指李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不畏谤言指不怕别人对他的毁谤,做事按自己的主张进行,这是李的长处。历史上对李鸿章的争论主要是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当时国力极弱的情况下,不签也得签,谁签谁就是罪人,其他人都躲着,只有李鸿章去了,他也尽了力去争取最优惠的赔偿。梁和李是同时代的人,对当时的各种情形比较了解,两人也没有过密的私交,也不是敌对关系,因此梁对李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评分以前瞧不起梁,读了李传以后,才明白梁的伟大、我的无知。 以前内心恨李,读了李传以后,才明白李的无奈、我的无知。
评分李鸿章,奇人也,庸人也
评分读过这本书这个版本2次,高中和大学,感觉这应该是最好的《李鸿章传》版本了,文末附录有关于李鸿章和美国记者的谈话,有李鸿章的精选奏折,李鸿章的青年时候的诗和垂暮之年的诗,真的让人无限感慨,李鸿章不容易的,如果他是卖国贼的话,中国没有爱国者了!另外,梁启超先生评价的极为公允,他认为李鸿章是中国的英雄,但是确是古代英雄,具有悲情色彩,并且预言失去了李鸿章的清朝,以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真可谓一针见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