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伯克莱(1893-1971)
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
罗杰就像一个玩冒险游戏的小孩儿,用埋藏在理性外表下的那颗敏感而跳跃的心来欢呼雀跃地扎进这场游戏中。他何止不是在破案,他简直就是在用那小说家丰沛的想象力构思剧情。每当一个小线索冒出来的时候,他的小脑袋瓜里立刻就像火山爆发一般喷涌出无穷的故事。在美妙的灵感...
评分 评分罗杰就像一个玩冒险游戏的小孩儿,用埋藏在理性外表下的那颗敏感而跳跃的心来欢呼雀跃地扎进这场游戏中。他何止不是在破案,他简直就是在用那小说家丰沛的想象力构思剧情。每当一个小线索冒出来的时候,他的小脑袋瓜里立刻就像火山爆发一般喷涌出无穷的故事。在美妙的灵感...
评分这是一次艰难的推理——罗杰无论是对受害人还是对嫌疑人都非常不了解——起码在他知道真正凶手是谁之前是这样没错;能够用得上线索少得可怜,有的就只是一些琐碎的疑点;作为一名从外地来的的座上客,罗杰与他的朋友阿莱克又不便高调介入此事…… 面对种种困难,罗杰总算把谜题...
这是看的第二本安东尼伯克莱的书,比阿婆的书要难进入一些,可能有几点原因:讲笑话没那么好笑,讲推理又有点拖沓,讲人物又不饱满,让读者没办法跟着一起找凶手,就看薛灵翰一个人瞎忙乎,让人很置身事外,而不是像阿婆的故事有代入感。至于每次出现点真相,转身又被推翻,结尾来个大反转是不是惯用套路?毒巧克力那篇也这样。至于公牛那个笑话,也太冷了,呵呵呵。Anyway,作者还是费心讲了个好故事,我也认认真真看了小半天,打4????……下一本还是读阿婆的去????
评分(1925年)很经典,喜剧版福尔摩斯,几个细节推理写的还不错,最后的反转有一定实验性质,但是过于突兀,为了反转而反转,不过因为是处女作已经很不错了
评分语言幽默风趣,多重解答层层递进,最后的逻辑推理与伏线回收也做得很出色,优秀的古典本格推理作品
评分封面、装帧很棒,翻译一般,校对不行,一会儿亚力克一会儿亚历克,还有些不太通顺的地方。案件本身一般,伯克莱的行文比较拖沓。
评分凑活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