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伦敦落魄记

巴黎伦敦落魄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治·奥威尔 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尊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出版者:译言古登堡计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甘露 等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CNY 4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8011396
丛书系列:奥威尔作品集
图书标签:
  • 乔治·奥威尔 
  • 纪实 
  • 英国 
  • 纪实文学 
  • 英国文学 
  • 奥威尔 
  • 小说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27年,奥威尔辞去在缅甸的职务,开始辗转于英国本岛和欧洲大陆。1933年,他以这段经历为题材写就了此书,叙述了在巴黎靠打零工度日,挣扎在社会底层,不久又回到伦敦,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沦为无业游民并颠沛流离的种种经历,展示了触目惊心又不失真实的奥威尔式的真相,对贫困与 社会作了冷静的感想和评论,并透着黑色的幽默。

本书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译言古登堡计划联合出品的“奥威尔作品集”。

译言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我们旨在通过众多译者的协作,翻译和出版已进入公共领域的外文经典作品,让经典在中文世界重生。 官网:http://g.yeeyan.org/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你试图去了解底层穷人的生活,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摆出姿态迎接一场感动和悲悯,如果你不想被热泪盈眶的双眼模糊视线,那么奥威尔的这本《巴黎伦敦落魄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写下这篇感言的我,从未真正感受过饥饿,也未经历过彻底的贫穷。讽刺的是,只有我们这些衣食无忧...  

评分

总的来说,在书里的俄国人名字通常都叫做 鲍里斯 这个名字,如果不叫 鲍里斯 就会一定叫 尤里 ,如果不叫 尤里 就会叫 伊万 ,总之不可能叫做 古德列夫斯基 这么长,因为大家记不住。我在小时候就常常吃这样的亏,看一些貌似艰深的书的时候,辨别人名字就花掉我大部分时间,往...  

评分

如果你试图去了解底层穷人的生活,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摆出姿态迎接一场感动和悲悯,如果你不想被热泪盈眶的双眼模糊视线,那么奥威尔的这本《巴黎伦敦落魄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写下这篇感言的我,从未真正感受过饥饿,也未经历过彻底的贫穷。讽刺的是,只有我们这些衣食无忧...  

评分

有一年五一长假,没钱出去旅游,我们就在深圳玩了一次“徒步城中村”之旅。我们走了好几个城中村。每当从狭窄的黑暗的街道走出来,迎面看到整洁美观的“某某花园”住宅区时,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有时仅仅一条小街道,就隔开了两个世界。 而奥威尔走出自己的世界,到...  

评分

总的来说,在书里的俄国人名字通常都叫做 鲍里斯 这个名字,如果不叫 鲍里斯 就会一定叫 尤里 ,如果不叫 尤里 就会叫 伊万 ,总之不可能叫做 古德列夫斯基 这么长,因为大家记不住。我在小时候就常常吃这样的亏,看一些貌似艰深的书的时候,辨别人名字就花掉我大部分时间,往...  

用户评价

评分

2天就读完了,太好看了!爱死奥威尔,以后如果找到孙仲旭的版本还要重读一次。古登堡这个版本也不错。看完顺便把这个系列里没看过的都买了。啊实在太喜欢奥威尔了,再次感叹。(并且通过这本书我懂得了当初为什么在西大街上时我觉得自己进入了小城畸人的世界。

评分

奥威尔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对巴黎底层人员、伦敦流浪汉做了比较细致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可以和后来取向相结合而论的观点,比如餐厅侍应不会成为社会主义者,底层工作/工种的存在既有上层阶级对群众的恐惧、也有大众对过度劳动必需性的迷思,《1984》里说不反抗就不会有觉悟,不觉悟也不会有反抗。

评分

光有巴黎篇或者是伦敦篇,都还不够有趣。但对照着看,在巴黎厨房配餐的地狱工作,旅馆住客的众生相,流浪汉在英国收容所之间无意义地徒步来回,因出现的白俄领班朋友、看星星的画家等变得饶有趣味。不说和穷人打成一片是否真实,只需打开感官,听闻下作家所描述的底层贫穷生活,你才会知道,穷到饿肚子,上顿没有下顿是一种什么体验。

评分

还没看过《动物农场》和《1984》,意外遇到这本。以他的一段流浪汉底层经历来写的。细节很多,通篇都是有些幽默调侃的语气。即使在描写最困苦最难熬的日子时,也没有绝望的感觉。对流浪汉间友谊、他们的日程生活以及社会对流浪汉的态度的描写都很喜欢。

评分

什么是流浪生活? 因为碌碌而充满无价值感; 因为一无所有而陷入对琐细的计较和被计较; 因为失去尊严,不得不面对人性不加掩饰的恶,毕竟对流浪者,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乎收起对恶的掩饰... 日复一日的压抑、苦闷一丝丝消磨掉内心对美好的念想,对爱的感知,接下来是生存意志。 奥威尔打破了我对流浪抱有的浪漫主义幻想。不止一次在脑海中闪过这样的念头,我愿抛弃一切去体验未知、维护纯净的精神空间,失去生活中的一切有什么关系?即使流浪,依然在精神上可以是富足的。原来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