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自序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本书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 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一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银行理财业务
二 银行理财产品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四 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关系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二 不同维度下的理财产品分类
三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分析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回顾
一 2002年至2007年:拓宽投资渠道的尝试
二 2008年至2013年4月:逃避监管的工具
三 2013年4月后: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转型
第四节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一 银行在理财顾问服务中的角色与定位
二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流程与特征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发展情况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银行理财业务理论文献综述与实践原因分析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论文献综述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论文献综述
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当前理论分析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传统理论分析
四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当前理论分析
五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原因
一 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保值增值需要
二 金融抑制下的资金“脱媒与利率市场化”
三 机构投资者的缺乏与资产证券化不足
四 监管套利与“四万亿计划”
五 资本约束与同业竞争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资金池-资产池业务模式”
第一节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概况”
一 “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
二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优缺点”
第二节 运作模型的建立
一 模型假设
二 模型建立
三 模型的启示
第三节 市场数据
一 模型中相对应的参数选取
二 实证数据的应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
第一节 对“影子银行的重新审视”
一 “影子银行的概念”
二 “影子银行的特征与风险”
三 高度证券化的“影子银行”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影子银行”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影子”
一 国民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
二 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
三 监管指标压力与传统业务的限制
第四节 “银行的影子为表内提供便利”
一 信贷规模管制下的腾挪渠道
二 存款考核下的“冲量工具”
三 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 开拓客户的重要手段
五 “栅栏原则”对“银行的影子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国际财富管理概况
一 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二 财富管理可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内容
三 盈利模式
第二节 全球的资产管理概况——以国家和区域为经
一 欧洲的资产管理
二 美国的资产管理
三 中国香港的资产管理
四 日本的资产管理
第三节 全球的财富管理概况——以全球主要银行为纬
一 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概况
二 汇丰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三 花旗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四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一 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各种风险逐渐上升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地位和作用
一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二 银行理财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创造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外部监管与市场环境
第四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一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栅栏原则”
二 银行理财产品运营主体的事业部制建设
三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资产池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型”
四 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方向
五 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路径
六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转型:从代销金融产品到全面的财富管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金融体系改革与银行理财业务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一 全球金融危机触发增长模式转变
二 宏观经济领域中的三大风险
三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一 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二 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第三节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改革
一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二 银行理财业务与金融体系改革: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
三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与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