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视觉艺术、电影、摄影研究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当代艺术与理论迈耶·夏皮罗讲座教授,“区域出版公司”(Zone Books)创始人。他于2000年出版的著作《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Suspensions of Perception: Attention, Spectacle and Modern Culture)获得2001年特里林图书奖,成为当下被讨论得最多的同类著作之一。另著有《观察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合并》(Incorporation)(合编)。
【译者简介】
许多,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商业人类学研究者。
沈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学院高等研究院,媒体工作者,自由撰稿人。
【编辑推荐】
◎社会景观考古的巅峰作品
◎以一种更具才气和诗性的语言,本书表达了与德勒兹、瓜塔里、本雅明和福柯相似的怀疑
◎资本主义每时每刻都在操控我们的生活,睡眠作为最后的抵抗,也难逃被终结的命运
···
【内容简介】
21世纪资本主义不断扩张,每时每刻都在操控我们的生活,迫使我们陷入无尽的奔忙,让我们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并破坏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命已经被裹挟进了没有间歇的持续状态,不停地运行。
睡眠是人们从纷繁世界中抽身而退且暂作修整的必要行为。由于它本质上不能带来效益,给生产、流通和消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永远与24/7体制的要求相冲突。资本主义对睡眠的侵蚀也愈演愈烈。以北美地区为例,20世纪初的人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上一代人睡8个小时,如今北美成年人平均每晚睡大约6.5个小时。也许,我们将进入无眠时代。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数码乌托邦正在网状地捕捉消费者的每一个踪迹和冲动,使其快速无产阶级化。 我们须拿出超控制艺术、自由和梦想,来反制被自动控制的这个社会,去开始一个新的关怀时代。这本《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是对我们的一记当头棒喝!
——陆兴华,哲学家,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一本魅力十足的小书。
——《纽约时报》
·
这篇驳斥精良凝练的程度有如一行纯可卡因。
——《洛杉矶书评》
·
一本黑暗而充满才气的书。
——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 《艺术论坛》(Art forum)
·
一场关于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如何辗转潜入到我们生活最私密的部分的讨论,睿智又有趣……《24/7》探索的是生活在当今时代无休止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和它复杂多样的影响之下的人类个体、人类梦境和这个种族的未来,这探索极为精细巧妙。
——反击(Counter Punch)
·
《24/7》是克拉里社会景观考古的巅峰作品,大概也是这一类书中最值得注意的作品。它的作者是这个星球上思想最为透彻新颖的研究者之一,他的博学为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在《24/7》里,克拉里对广阔繁多的知识碎块天衣无缝的编织组合,让人联想起米歇尔·福柯的作品……它具有一种道德热情的烙印,这为克拉克的论争提供了燃料,也突出强调了那些岌岌可危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的未来——既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情感层面上。另外,它极具可读性。
——《流行议题网》(Pop Matters)
·
克拉克提出的观点很机智……狡黠富有远见。
——欧文·蒙哥马利(Erwin Montgomery),克里斯汀·鲍姆家萨博 《新调查》
·
24/7式的电子交易的幻影将商品深深地印刻进我们身体的肌理,独独留下睡眠以供片刻喘息。乔纳森·克拉里以其对于看似永恒的当下的敏锐批判刷新了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麦肯基· 沃克(McKenzie Wark), 《解体的景观》(The Spectacle of Disintegration)作者
·
(在24/7式的世界里)我们在被迫持续生产的同时,消耗我们自己、我们的世界以及想象一个共同未来的集体能力。这是对当代生活的模式和节奏的绝佳评论。
——朱迪· 迪恩(Jodi Dean),
《共产主义的视域》(The Communist Horizon)
十多年前,我一位朋友被外派到北京工作两年,事后他和我抱怨初到京城时生活上的不便:“加班到凌晨,想出门买点夜宵充饥,都找不到一家还开门的便利店。”那时北京还不像上海这样已有罗森等诸多24小时便利店,他和北京同事说起时,得到一个诧异的反问:“大半夜的,有谁会去买...
评分文/吴情 古代中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公历以标明不同的时间段:一年分二十四节气,每两个节气合为一个月。一月有三旬。这套以盘踞华北平原(古代称“中原”)等地的王朝推行的日历,在很大程度是只属于农业社会,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中,...
评分在阅读完这本《24/7》时,沈语冰教授翻译的克拉里的《知觉的悬置》刚刚出版,一直将克拉里作为视觉研究前线的笔者对于《24/7》的期待并没有那么的高,觉得它似乎又会是一个对“资本主义”絮叨的“怨妇”形象(或许和中信出版社的封面设计有关,显得像是一本快书)。但是读完后...
评分我现在一直感到睡眠不足,晚上无所事事不想睡,稍一磨蹭就到了11点,早晨7:00起床的时候又感到无比痛苦。其实,电灯发明以后,实施曾文正公所践行的“天黑即睡。黎明即起”,已经不可能。我们以为这是文明的进步,很少会想到这可能是一种奴役。但是,比我们早进入文明社会200年...
值得讨论的书
评分扯蛋啊~~~
评分资本主义并没有谋杀睡眠,而是谋杀了自然状态下睡眠/清醒的节律。他不仅让意识本应退场、身体和灵魂处于休眠状态的时间布满孔隙,在梦境的搅扰下成为一个并不稳定的活力蓄水池;也让清醒状态下富于创造力的社会交换活动被信息技术改造成一连串习惯性的命令—反应,成为一种对自主性的催眠
评分睡眠是我们抵抗资本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再往前一道是拖延症
评分睡眠是对抗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的最后一道堡垒-这个视角还蛮有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