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緒論
0.1 現象觀察一:當代西方建築倫理思潮
0.2 現象觀察二:當代中國建築領域的倫理失語
0.3 問題的提齣及研究策略
1 建築倫理的本體探求及相關領域的追問
1.1 建築倫理議題還是建築道德議題
1.1.1 倫理與道德
1.1.2 模糊的建築倫理概念
1.2 建築倫理的本質
1.2.1 倫理代理:解讀建築倫理的一種方式
1.2.2 建築倫理的界定和基本要素
1.3 建築倫理與建築價值
1.3.1 倫理與價值的關係如何
1.3.2 價值:建築倫理“層”的屬性
1.3.3 價值:建築倫理的多樣性
1.4 藝術倫理之辯
1.4.1 藝術需要拒絕倫理嗎?
1.4.2 藝術學領域關於道德與美學關係的爭論
1.4.3 藝術自治論的倫理追問
1.4.4 藝術的倫理實踐——當代藝術批判性空間實踐
本章小結
2 西方現代建築發展曆程中的倫理話語
2.1 從維特魯威到現代建築先驅者:西方建築理論固有的倫理維度
2.2 西方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倫理特徵
2.2.1 誰主沉浮——建築師的隱匿與時代精神的彰顯
2.2.2 政治關聯——建築的革命與政治的訴求
2.2.3 救贖使命——理性的普世與烏托邦的普適
2.3 後現代的倫理策略及其反思
2.3.1 反叛——後現代主義的倫理斷裂
2.3.2 矛盾——“反”倫理的自我悖論
2.3.3 反觀——後現代語境中的倫理轉嚮
本章小結
3 西方建築倫理研究的模式(上)
3.1 一個遲到的領域和它所處的不同語境
3.2 理性主義模式:建築的誠實與謊言
3.2.1 普金:宗教復興與建築倫理
3.2.2 拉斯金及其後續者
3.2.3 結構錶現主義的異化
3.2.4 批判與反思
3.3 以哈裏斯為代錶的大陸哲學模式
3.3.1 觀點簡述
3.3.2 對哈裏斯建築倫理思想的批判性解讀
3.3.3 坎尼夫的“城市倫理”及其他
3.3.4 實踐領域的呼應
3.4 社會批判模式:城市空間與社會公正
3.4.1 政治、倫理與建築
3.4.2 建築與社會公正的嚮度
3.4.3 社會批判模式的本質:社會一空間辯證法
3.4.4 倫理霸權:社會批判模式潛在的“危險性”
4 西方建築倫理研究的模式(下)
4.1 思維的轉換:倫理學視角下的建築話語
4.2 倫理學的文本及其與建築的關聯
4.3 在經典倫理學中尋找建築倫理
4.4 在環境倫理學中尋找建築倫理
4.4.1 倫理拓展主義
4.4.2 從自然環境到人工環境
4.4.3 從自然生態到社會生態
4.5 在職業倫理中尋找建築倫理
4.5.1 職業與職業倫理
4.5.2 建築職業及其倫理特徵
4.5.3 建築職業倫理睏境的反思
4.6 案例分析:建築倫理的復雜性與矛盾性
第3章、第4章小結
5 通達彼岸的努力——建築倫理的實現途徑探求
5.1 內省——建築師責任定位的思索
5.1.1 退卻與重建
5.1.2 新的沙文主義
5.2 外製——建築倫理準則的探索
5.2.1 AIA建築倫理準則的百年曆程
5.2.2 NCARB成員行為準則
5.2.3 ASCE倫理準則及其他
5.2.4 對建築倫理準則的評價與反思
5.3 教育——建築倫理教育的探索
5.3.1 對建築教育的反思:為什麼需要建築倫理教育?
5.3.2 人格與創造力問題:倫理可教嗎?
5.3.3 建築倫理教育的實踐:如何進行建築倫理教育?
本章小結
6 結語:普世、個體、職業三位製衡下的建築倫理及當代中國建築倫理建設展望
6.1 三位製衡的建築倫理話語及其意義
6.1.1 現代性的三種倫理話語形態
6.1.2 曆史的綫索及新的問題
6.1.3 三位製衡的意義
6.2 對中國建築倫理建設的幾點思考
6.2.1 建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倫理視閾作為一種可能途徑
6.2.2 倫理製度建設——建築師的倫理約束
6.2.3 建築倫理教育——並非象牙塔內的說教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參考文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