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1950年隨父遷居北京。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專科學校中文係,後任中學教員。1976年任北京齣版社編輯,參與創刊《十月》雜誌。1979年後曾任中國作傢協會理事、《人民文學》主編。1958年開始發錶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鍾鼓樓》《風過耳》《四牌樓》,中短篇小說集《綠葉與黃金》《都會詠嘆調》《立體交叉橋》《如意》《王府井萬花筒》等。
目錄
《茅盾文學奬獲奬作品全集:鍾鼓樓(精裝本)》是作者劉心武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並由此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奬。小說講述瞭20世紀80年代初發生在北京鍾鼓樓一帶的故事,展示瞭極其豐富多彩的會場景,陳說著市井的悲歡、幾代人的命運,穿越歲月煙塵,再看劉心武筆下的動人世相,猶如翻開瞭城市記憶的鮮活浮世繪……堪稱一部洋溢著濃鬱京味的現代《清明上河圖》
看这本书以前只听过作者的大名,具体写过什么著作也说不出来。 直到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认识了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一员的刘心武先生,并拜读了有关的那本闹得满城风雨的解读红楼的新书。 这本《钟鼓楼》讲的是一天中从早七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的故事,像现在很多电影叙事的...
評分说到时间,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人的一生会经历,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后迈入坟墓。历史学家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群雄逐鹿,朝代更迭,必然从分封制、封建君主制走向民主共和制。政治学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选举。父母总会跟我...
評分用一部书来描写一整天,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选题,作者做到了。 1982年12月12日,鼓楼下胡同中,老中轻三代十几个人物活灵活现,以一场婚礼为轴,徐徐展开一幅北京底层市民生活画卷,好似一张文学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设想一下,在80年代初,社会资源仍很欠缺文化条件仍...
評分 評分用一部书来描写一整天,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选题,作者做到了。 1982年12月12日,鼓楼下胡同中,老中轻三代十几个人物活灵活现,以一场婚礼为轴,徐徐展开一幅北京底层市民生活画卷,好似一张文学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设想一下,在80年代初,社会资源仍很欠缺文化条件仍...
餘味無窮
评分四閤院,小廚房,東傢短,西傢長。1982年12月12日一天記事
评分北京話詞匯太豐富瞭,同一個老北京講話是一種無上的享受,譬如王朔妙語連珠,無須招架,受著就得瞭。劉心武生在成都,長在北京,代錶瞭部分北京人的開拔上京曆程,老鬍同裏眾生相,也能讓人品齣些天南地北的興味。鼓樓在前,紅牆灰瓦。鍾樓在後,灰牆青瓦。當天安門和紫禁城吸引瞭絕大多數的全國各地遊客的目光時,在那皇城根下,鍾鼓樓不再鳴響晨鍾暮鼓,但時光依舊流過每一個人的心間,留住瞭些許的曆史感。
评分一直都很驚嘆於這種能在一個篇幅中隻講瞭12個小時發生的事情卻能把幾十個人物刻畫的有血有肉,躍然紙上的文字能力。也很喜歡這種切入點看似很小但讀完滿是曆史感和年代感的作品。
评分北京味兒十足,作為南方人對京味兒感覺不是很大。以時間為主題,圍繞鍾鼓樓的蕓蕓眾生,悠悠歲月。小說隻是時間長河的一個剪影,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小四閤院裏的人各種關係和遭遇,耐人尋味。八十年代初期,是曆史的轉摺點,這個時代的人,他們的世界觀正在逐漸從十年浩劫中扭轉,糾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