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醫療史 醫療史 社會史 中國古代史 2015 海外中國研究 yy Z4文集
发表于2024-12-27
中國史新論: 醫療史分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強調:
一、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
二、醫傢的族群和學術歸類(醫與巫、道、儒的關係)
三、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傢族史
四、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
五、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
醫療史在中國史研究中,一嚮被視為專技的偏門,長期為具有中醫背景者所主導。1992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杜正勝先生主導下組成「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小組,以史學為主體的研究取嚮,定期舉行月會討論醫療史課題,嗣後更在1997年正式創設「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並積極與國際學界交流、多次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走齣一條「另類醫療史研究」的大道,因此2001年成立的亞洲醫學史學會選擇將秘書處設置於史語所。
這個聚焦於社會史視野的中國醫療史有五個重要研究課題:「一、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二、醫傢的族群和學術歸類(醫與巫、道、儒的關係);三、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傢族史;四、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五、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用意在發掘歷史上中國人的生活、心態與文化深層,在政治、經濟與製度的骨幹上,賦予中國史研究血肉。
相較於醫傢所寫的正統醫學史或是歐美的醫學史研究傳統,臺灣的醫學社會史還很年輕。這本論文集除瞭呈現臺灣近20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部分成果與特色,也試圖勾勒齣它的未盡之處與未來的發展可能。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成立於1997年7月,成立宗旨是結閤不同學科、不同單位的學者,以「生命與醫療」為核心課題,共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以增進學界對於各個歷史時期和各個人類社會的整體認識。此外,並擬藉著各種形式的研討會、齣版品,以及長期不斷的搜集研究資料,使該研究室成為「生命醫療史」主要的研究中心。
為瞭墾拓中國史(和臺灣史)研究的新領域,也為瞭使中國和臺灣的歷史經驗成為人類整體歷史的一部分,史語所若乾同仁於1992年夏天(7月)共同籌組瞭「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會,每一年都舉行10次左右的討論月會,並邀約所內外同道參與活動,至1995年夏天,共舉行30次的討論月會。
1995年,「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會的成員,與該所人類學組另一群以宗教、禮俗研究為重心的學者結閤,成立瞭「生活禮俗史研究室」,「生活禮俗史研究室」由「疾病、醫療與文化」與「宗教史研究」兩個小組所組成。除瞭繼續舉辦持續瞭三年之久的討論月會、進行資料整理之外,在1997年6月26日至28日,更召開瞭「醫療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除瞭使國際學術界知道這個研究小組的存在與具體成就之外,也提齣我們所關心的若乾課題,和國內外的學者一起探索。
1997年7月,「生活禮俗史研究室」一分為二,分別成立「禮俗宗教史研究室」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承接「疾病、醫療與文化」小組原有之工作,並規畫各項主題研究。
1998年起,該研究室共舉行八次專題討論會,齣版專書《從醫療看中國史》(李建民主編,2008)、《帝國與現代醫學》(李尚仁主編,2008)、《性別‧身體與醫療》(李貞德主編,2008)、《疾病的歷史》(林富士主編,2011)、《宗教與醫療》(林富士主編,2011)五冊(均由臺北聯經齣版公司齣版)。
目前正推動「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從老師那裏拿到的,翻瞭翻,都是中研院那群人做的論文,史料視角都很新穎。
評分我以異常的速度翻完瞭這本書。(讀中文的速度遠超過英文,在目前的境況下似乎也很悲哀。)杜正勝的迴顧文章,提供瞭不少颱灣醫療史研究這個新領域的史料,從史學史的角度來看頗有價值。這套論文集收錄的論文以中古醫學史為主,以我的學力和專攻,不足以全部讀透讀懂。個人細緻讀過的隻有三篇:李尚仁的晚清西醫入華史,主旨宏大卻不失洞見;張哲嘉對清代人身骨節論辯的知識考古非常精彩;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邱仲麟的明代醫資和藥錢一文。從視角、史料爬梳和學術貢獻來看,都屬上乘。佩服佩服。最後一點感受,這本論文集反應的是1990年代以來,新文化史轉嚮在颱灣的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成果。颱灣學界在那20年裏,成功預流,成為這一領域的中心。不過當今史學界,新文化史業已式微,往後20年將會怎樣?中國大陸的醫療史研究又將如何發展、進取?
評分中國史新論係列勉強可以在google圖書上解饞。。。陳元朋《宋代儒醫》
評分按需。醫療史在中國史研究中,一嚮被視為專技的偏門,長期為具有中醫背景者所主導。1992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杜正勝先生主導下組成「疾病、醫療與文化」討論小組,以史學為主體的研究取嚮,定期舉行月會討論醫療史課題,嗣後更在1997年正式創設「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並積極與國際學界交流、多次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走齣一條「另類醫療史研究」的大道,因此2001年成立的亞洲醫學史學會選擇將秘書處設置於史語所。
評分我以異常的速度翻完瞭這本書。(讀中文的速度遠超過英文,在目前的境況下似乎也很悲哀。)杜正勝的迴顧文章,提供瞭不少颱灣醫療史研究這個新領域的史料,從史學史的角度來看頗有價值。這套論文集收錄的論文以中古醫學史為主,以我的學力和專攻,不足以全部讀透讀懂。個人細緻讀過的隻有三篇:李尚仁的晚清西醫入華史,主旨宏大卻不失洞見;張哲嘉對清代人身骨節論辯的知識考古非常精彩;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邱仲麟的明代醫資和藥錢一文。從視角、史料爬梳和學術貢獻來看,都屬上乘。佩服佩服。最後一點感受,這本論文集反應的是1990年代以來,新文化史轉嚮在颱灣的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成果。颱灣學界在那20年裏,成功預流,成為這一領域的中心。不過當今史學界,新文化史業已式微,往後20年將會怎樣?中國大陸的醫療史研究又將如何發展、進取?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史新論: 醫療史分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