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東側,瀕臨南中國海,屬於嶺南地域範圍。1840年前的香港是一個小漁村。1842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本書是在《香港跨世紀的滄桑》(1995年12月初版,原收入《嶺南文庫》)的基礎上,進行增補修訂,現更名為《香港簡史(1840—1997)》。書中簡要講述瞭香港古老的曆史文化,並以時間為序,迴顧瞭香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97年的發展曆程,以香港迴歸作結。本書收入《嶺南文庫》,是《嶺南文庫》重印係列的一種,原書於1995年12月初版,書名為《香港跨世紀的滄桑》,現修訂重印,更名為《香港簡史(1840—1997)》。全書共25萬字。
历史真有趣。 英国租借香港时,香港还是个小渔村,人口只有几十万人,被租借后,港粤之间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广州政府为了抵制英国,故意将罪犯送到香港,小偷,杀人犯,强奸犯…有点类似当初的澳大利亚移民。 租借初期,香港的人分三六九等,最上面的是英国人,其次是葡萄牙...
評分历史真有趣。 英国租借香港时,香港还是个小渔村,人口只有几十万人,被租借后,港粤之间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广州政府为了抵制英国,故意将罪犯送到香港,小偷,杀人犯,强奸犯…有点类似当初的澳大利亚移民。 租借初期,香港的人分三六九等,最上面的是英国人,其次是葡萄牙...
評分历史真有趣。 英国租借香港时,香港还是个小渔村,人口只有几十万人,被租借后,港粤之间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广州政府为了抵制英国,故意将罪犯送到香港,小偷,杀人犯,强奸犯…有点类似当初的澳大利亚移民。 租借初期,香港的人分三六九等,最上面的是英国人,其次是葡萄牙...
評分历史真有趣。 英国租借香港时,香港还是个小渔村,人口只有几十万人,被租借后,港粤之间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广州政府为了抵制英国,故意将罪犯送到香港,小偷,杀人犯,强奸犯…有点类似当初的澳大利亚移民。 租借初期,香港的人分三六九等,最上面的是英国人,其次是葡萄牙...
評分历史真有趣。 英国租借香港时,香港还是个小渔村,人口只有几十万人,被租借后,港粤之间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广州政府为了抵制英国,故意将罪犯送到香港,小偷,杀人犯,强奸犯…有点类似当初的澳大利亚移民。 租借初期,香港的人分三六九等,最上面的是英国人,其次是葡萄牙...
藉標
评分補另一本的短評:前半本有助於理解香港本土意識的形成,理解其背後的原因比閉著眼睛謾罵更有意義,港英政府和當地華人也非簡單的二元對立;後半本也說明瞭那些揮舞Union Jack和星條旗之人的荒謬之處:香港之於英國的意義早在二戰前就已經削弱,倫敦對香港的態度是放任,是可有可無,否則英國也不會同意交還香港,這種情況下再為港英奔走相告就顯得有些可笑瞭。
评分(藉)可能hk的“暴動”隻是他們傳統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機製,這是他們“想象的共同體”的方式,對應於我們習慣對爆發瞭的、潛藏著的社會危機的曆史描述和處理,hk並非常常處於斷裂的邊緣。
评分藉標高馬可。幾個有意思的點:英國對香港其實比較放任,傾注心力並不大,特彆符閤英國人tricky的性格;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萌芽於19世紀末、加速發展於20世紀40年代後,時代節點令人玩味;主權移交前十年的談判進程顯示瞭國際形勢的重新洗牌,曾經的帝國沒落瞭,新的強國目露凶光;以及當年67暴-動和後來的多次七一遊xing在訴求和抗爭對象上的大轉摺,也看齣“左”和民族主義的這一套始終不被吃香。感慨港人對英治還是中治卻始終輪不到自治的那種悲憤和無力感,也因此抑製瞭更健全的民主教育,纔在許多抗爭上顯得有進無退。這是一個起落於時代機緣的地方,與一海之隔的颱灣,有著一樣的亞細亞慨嘆。希望仍有明天,仍能不放棄一些人文的東西,就算閤流是大趨勢,也能找到屬於自己更獨特的、區彆於一元化蠻統的獨特定位。
评分藉標高馬可 拖瞭半年纔開始讀這本書,已經沒瞭條目,時值疫情期間剛好讀完後三分之一頗為感慨 「港人開始明白到, 他們可以自認為文化上的中國人, 卻不用去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