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汤普森·西登,原名格蕾丝·加勒廷,1872年1月28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888年开始在三藩市的报纸上写文章。1896年嫁给美国童子军创始人欧尼斯特·汤普森·西登。1910-1920年间担任美国康涅狄格州妇女选举协会副会长和会长。1926-1928年担任美国笔会会长。1920-1930年间她到了日本、中国、印度支那、埃及和拉丁美洲国家旅行、摄影并著书。1959年逝于佛罗里达州。
原书首版于1924年,描写了格蕾丝·汤普森·西登在1922—1923年间与中国社会各界名流的交往,尤其刻画了不少当时中国上流社会的妇女新形象,包括皇后、总统夫人、女权主义者、慈善家、女医生、女法官等。
尤其珍贵的是书中保留了80余张当时上流社会女性的签名及照片,对于我们重温中断一个世纪的贵族记忆不无裨益。
从一个美国女记者的视角来描绘中国名媛。 不同于以往读到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的语言干净简练,故事紧凑而且重点突出。可能作者是外国人的缘故,其对故宫的描绘更利于读者理解,不像以往读得令我头痛。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笔下女性人物的...
评分从一个美国女记者的视角来描绘中国名媛。 不同于以往读到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的语言干净简练,故事紧凑而且重点突出。可能作者是外国人的缘故,其对故宫的描绘更利于读者理解,不像以往读得令我头痛。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笔下女性人物的...
评分从一个美国女记者的视角来描绘中国名媛。 不同于以往读到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的语言干净简练,故事紧凑而且重点突出。可能作者是外国人的缘故,其对故宫的描绘更利于读者理解,不像以往读得令我头痛。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笔下女性人物的...
评分从一个美国女记者的视角来描绘中国名媛。 不同于以往读到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的语言干净简练,故事紧凑而且重点突出。可能作者是外国人的缘故,其对故宫的描绘更利于读者理解,不像以往读得令我头痛。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笔下女性人物的...
评分从一个美国女记者的视角来描绘中国名媛。 不同于以往读到的人物传记,这本书的语言干净简练,故事紧凑而且重点突出。可能作者是外国人的缘故,其对故宫的描绘更利于读者理解,不像以往读得令我头痛。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笔下女性人物的...
emmm 视角有点意思
评分一扇窗,可读性一般
评分西登的中国见闻中,绝不仅仅只有名媛,也有宫娥,仆妇,底层的劳动女性,新社会中的老小姐,大上海的时髦女郎,女传教士、女医生,女校长,女银行家……所以这是一本记录民国女性众生相的作品。 以婉容的皇室婚礼与一长串点亮她婚姻的宫灯开始的探访之旅,算是少数以中国女性为观察重点的早期纪实作品。在同一时期其它记者的笔下,大多掩藏于男性社会缝隙中的女人成为了全书的主角。西登的采访并不深入,对许多女性的勾画只是点到几笔,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采访的黎元洪夫人,熊希龄夫人等原本被丈夫光辉完全遮蔽的传统女性,另外一些则是在西式教育中涌现出的中国新女性群像。书中每一幅图片背后都叙写了一段有关女性的故事。无论繁简,能够让她们的故事得以留存并与世人相见,都算是一段难忘的体验了。
评分不得不说题目取得很好,但感觉太随笔化了,有些乱,好在即使有个人视角的局限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加修饰地呈现历史的真实。
评分神奇的岁月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