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扭曲的人性之材》应该是我读过的所有伯林的书籍中比较不理想的一本,也许这么说吧,这一本的演讲稿和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彼此之间没有一条贯穿其中的逻辑主线,相较《自由及其背叛》、《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一本伯林文集)和《反潮流》,其脉络都更为模糊疏松,...
评分001 他们更加深信的是(托尔斯泰正是如此):假如自由只是一种幻觉,它也是人类的生存和思考必不可少的一种幻觉。 002 伏尔泰认为,人类成就的山峰,而不是谷底,才是历史研究唯一有价值的对象。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共和国晚期和元首制早期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佛...
评分001 他们更加深信的是(托尔斯泰正是如此):假如自由只是一种幻觉,它也是人类的生存和思考必不可少的一种幻觉。 002 伏尔泰认为,人类成就的山峰,而不是谷底,才是历史研究唯一有价值的对象。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共和国晚期和元首制早期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佛...
评分前言 又一本伯林的书。太喜欢这个作者了,遇见真是缘分……脑袋中许多模糊暧昧的想法,跟着他的思路都理清了。感觉又掌控了自己的脑壳(・・;) 不过在想是不是应该少看些这种暂时没卵用的思想史观念史啊? 观念和思想太强烈反而写不出好故事。一些东西被解构了,生活和历史...
评分摘自《法制日报》 作者:李海默 肖澜 康德说:“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历史与现实共有的那一巨大的吊诡阴影:由于人性的曲木性质, 我们不能依照一个标准范式的蓝图来塑造人类社会,哪怕蓝图宣称已调和了各种的善的多元性,并因而具有能够改造...
伯林的多元主义价值观在此书有较多的体现。但由于此书是一些独立论文编成论文集,内容比较散,读此书需要有一定的积累。非常赞同“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
评分哪有什么普世价值,哪有什么绝对先进的阶级,无非是用来区分我们你们和他们的标签而已。
评分三个假设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已经过时了
评分不敢说读懂,至少这头一遍绝不敢说。但是从大段大段的书摘就已经能够证明这是一本好书。其实应该是一个论文和演讲的文稿集吧,内容涉及到了从18世纪开始的欧洲思想史的变化,作者应该还是倾向于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吧,但是他也不断地提出文化相对论的缺点,并且几次纠正。最终他讲到了我们似乎总是潜意识里只接受一个终极真理体系的办法,在这个真理体系层面上,世界通向大同
评分有点啰嗦,怀疑是拼凑起来的。既然人性不可靠,那就只能依靠制度了。于是,扭曲的人性在制度下又继续扭曲,不可调和的人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社会现象,可是谁又说过人性是笔直的呢?社会是可以和谐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