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学者刘迎胜教授研究和考察丝绸之路而撰写的学术著作,分为两卷,上卷为“草原丝绸之路”,下卷为“海上丝绸之路”。全书以时间为经,以文明交流为纬,全面系统阐述了两条丝绸之路的发端、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交流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数千年来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宏大历史场景,分析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全书史料丰富,视野宏阔,分析客观,是学界公认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权威之作。
刘迎胜,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主任,历史系元史研究室主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学会副会长,2010年起为清华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三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与“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考察,任国际考察队副队长和队长。刘迎胜继承了我国乾嘉以来西北舆地之学与欧美东方学的传统,通多种语言,是活跃于当代蒙元史、内陆亚洲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前沿、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者。
作者:孙泉 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对“丝绸之路”并不会感到陌生。早在2000年前,始于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中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间经济交流、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据悉,古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通过这条漫漫长路往来贸易的货...
评分作者:孙泉 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对“丝绸之路”并不会感到陌生。早在2000年前,始于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中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间经济交流、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据悉,古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通过这条漫漫长路往来贸易的货...
评分作者:孙泉 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对“丝绸之路”并不会感到陌生。早在2000年前,始于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中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间经济交流、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据悉,古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通过这条漫漫长路往来贸易的货...
评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描述边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玉门恰是丝绸之路无法回避的一个地理坐标,位于甘肃境内,在唐朝已属塞外,西域的玉石恰从这里可进入国门,因此凉州府的边防关卡被称为玉门关。 丝绸之路从字面上看是一个地理...
评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描述边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玉门恰是丝绸之路无法回避的一个地理坐标,位于甘肃境内,在唐朝已属塞外,西域的玉石恰从这里可进入国门,因此凉州府的边防关卡被称为玉门关。 丝绸之路从字面上看是一个地理...
路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纯学术
评分流水账
评分看完上卷,优缺点同样明显。优点是详细,面面俱到,而且文字读起来很容易。缺点是过于中国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偏重史料,偏重政治兴替,缺少经济社会分析的视角。明清丝绸之路的内容流于形式。
评分博大精深的西域历史,一扫历史地理上的空白,少时对中国、欧洲文明了解甚多,但是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在中亚大地上不断展开。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掩上书卷,掩不住的是哪片苍茫的大地和茫茫沙海绿洲上不断上演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
评分资料详实,有自己的整体观点,算是国内研究此领域的佳作,缺点是有些材料可作多种解读,却不给出说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