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杨保愿翻译整理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7-1
358
2.3
平装

图书标签: 文学  少数民族  历史  侗族     


喜欢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的读者还喜欢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1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侗族远祖歌》 - 简介

《侗族远祖歌》由杨保愿整理,侗语名称《嘎茫莽道时嘉》,发表于《民族文学》2009年6期。《侗族远祖歌》是侗族的一部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的创世史诗。作品叙说创世女神萨天巴开天辟地生天地、育万物的业绩,以及众神创世间万物、洪水滔天后姜良姜妹重新繁衍人类的故事。[1]

侗族没有民族文字与书面史书,她的口传神话、史诗,曲折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史前史是侗族口碑相传的、诗体的《三皇本纪》、《五帝本纪》。《侗族远祖歌》在艺术上是较有特色的。侗族古代口头文学家们塑造萨天巴的艺术形象时,着重刻划了她的“母性”。当她按照自己的模样用白泥造人不成后,外出寻找造人的模样,发现四个萨狁,便进一步考察她们是否足以托付重任。

《侗族远祖歌》 - 结构

《侗族远祖歌》分为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两大部分。创世史诗部分反映了侗族的母系社会,叙唱萨天巴生天地、育人类万物,及其神子神女神孙们造石斧、火镰、船、箭……;一直唱到洪水后姜良姜妹重新繁育人类。广西三江独洞寨,为萨神安殿后,全寨共养一羊,它每天轮流上各家木楼,各家敬称之为“萨”,供以糯饭,供养十多年,去世后葬于祖坟之山。以此民俗例证,可对史诗作进一步探索。

英雄史诗部分,从王素率族众南迁唱起,叔唱了一代代民族领袖率族众抗击外来之敌,与率族众不断地迁徙。族众选王素为族长,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这反映了人的觉醒,母权的衰落,父权的兴起。侗族神话中的王素南迁,其社会历史意义,实不亚于汉族先民的夏启迁大夏,商汤迁亳,周古公直父迁歧山周原,既反映了侗族先民的民族大迁徙,也反映了侗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父权社会的开始。

《侗族远祖歌》 - 特色

歌、舞、乐相结合。既唱诵史诗,又奏牛角号、海螺号、萨巴号、弦乐器、锣、鼓、钹等,还戴起面具跳舞,唱到什么神便戴什么神的面具跳什么神的舞蹈。面具共有几百个,平时装五六箩,悬吊在祖祠两厢。每当大祭之年,唱诵全本时,开头三天,唱舞最原始部分,只男人参加祭礼,巫祭师们戴起萨天巴、乌闷、嫡嫡、姜夫、马王……等神们的面具,裸体唱诵舞蹈。

各种歌体相结合。史诗中有押“盘龙韵”的,也有押“连环韵”,或内韵、中韵,外韵“三押韵”的。

唱与诵相结合。整个史诗的演出,有唱、有念、有舞、有乐,穿插着祭祀仪式。大祭之年唱全本,三十天,连续剧式的大型音乐舞蹈诗;中祭之年七至十天,小祭之年一至三天,只唱选段,一般从姜良姜妹唱起。一般侗歌中多自称“张良张妹的子孙”,而较少自称“萨天巴或松恩松桑的子孙”,也许与小祭只唱选段有关。史诗对于各位女神、男神,人化了的神与神化了的人,都有恰如其份的叙唱。如天地分开天篷乱飘时,史诗描绘此时的姜夫,淋漓尽致。

《侗族远祖歌》 - 历史

《嘎茫莽道时嘉》有两种子抄本:正本,用绵纸毛笔抄写,用汉字标侗音,抄后用桐油油过,折叠式,共厚约二尺,分四卷,共一大包,悬挂于祖祠祭坛神龛之中。神龛无神像,抄本居中悬挂替代了诸神的塑像,有布幔遮护。祭祖时,举行请神仪式后才启用正本,照本演唱。副本,用纱纸抄写,装订成一册,厚约一寸五分。巫祭师用以练唱与授徒,翻阅前也要做简易的请神仪式。

传说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湖南迁来广西程阳建寨,相传当时当地还是一大片原始森林,传说此歌是当时杨家一位大法师(巫祭师)传下来的。据此传说,此歌流传至少已有六百多年。此歌正本抄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解放以后已不再进行祭祀活动,但杨保愿同志1956年回乡,还见此正本悬于祖祠神坛。何时散失?不详,大约1958年“大跃进”年代吧?此歌副本抄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据平铺大寨杨通宝讲:此本为杨卜林喜(程阳大寨杨姓侗家人最后一位主祭师)度戒时抄录,度戒后便正式出任主祭师。杨卜林喜于解放前夕1948至1949年间去世,此本由杨明世保管。1956年杨保愿同志回乡向父亲杨明世老人要得此本带到南宁。副本所抄此歌不分部、篇、章、节,一以贯之。

《侗族远祖歌》 - 整理

杨保愿同志1960—1965年间译出少年时学过的部分,即从萨天巴至萨央这部分。文化大革命中,被斗被抄家,此歌抄本、译稿全被劫走。其后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他问一些知交,为什么他被斗得这样厉害?别人说:听说从你家抄出一部“密电码”,无人能破译,怀疑你是“狡滑的特务”。“造反派”们将汉字记侗音的史诗当作“样板戏”里的“密电码”了,他们怎能破译出“萨天巴”的真意呢!后来,一些被抄走的书籍发还了,译稿幸运地归还了原主。在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中,当时抄家执行者之一承认曾拿走过“密电码”,但不知如今下落何方?但愿有一天能找到这一珍贵的抄本! 1981一1985年间,杨保愿同志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帮助下,整理出这一本子。

史诗未译(也即散佚的)部分,据扬保愿同志回忆,还有:(一)《杏妮》(参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侗族民间故事选·杏妮》),(二)《飞山图楚》,即飞山令公杨再思与五代十国的楚王马殷之战,(三)《吴勉》(参见《侗族民间故事选·吴勉》),即明洪武年间吴勉起义等等;这些部分,主要是人话而非神话了。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侗族舞蹈家杨保愿与侗族史诗《嗄茫莽道时嘉》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朋友告诉我,历任广西歌舞团主要演员、创作员、广西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的三江藉退休干部杨保愿最近迷上了画神面谱。

杨保愿为什么要画神面谱?

当我到了杨保愿三江古宜镇的家中,一番交谈之后,我发现,一个未曾做个一天祭师之人却以几十年不变的情结执着探索侗族傩文化,几乎尘封的《嗄茫莽道时嘉》还不曾远离我们,我们还发现了许多……

自小接触远祖歌

走进杨保愿三江县城的家中,我们犹如进到一个神像脸谱的世界。这些脸谱,有的是舞蹈用的面具,有的则是线描图形。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祈神求福中,衍生了种种充满神秘感的歌舞、神像面具,还有文字记唱本。”杨保愿说,这些东西流传至今,构成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傩文化。曾在三江县程阳大寨流传、用于祭祀的侗族远祖歌《嗄茫莽道时嘉》,也是傩文化的—种体现。

“嗄茫莽道时嘉”是什么意思,不谙侗语者或许不清楚,但从事《嗄茫莽道时嘉》研究多年杨保愿告诉我们,“嘎”是侗语是歌的意思,“茫莽”则是远古祖先之意,“时嘉”指那时,翻译过来就是“远古祖先那时的歌”,由于其流传在侗族,又称为“侗族远祖歌”。

《嗄茫莽道时嘉》作为程阳大寨杨姓一族用于重大祭祀时的唱本,正本平常是封存于祭坛的神龛里,任何人不得启封甚至触摸。正本的副抄本是大祭师授徒练习时用,除了大祭师,别人是不能掌握《嗄茫莽道时嘉》的全文,一般的族人只能在族里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本祖活动中,才能从头到尾听唱。大祭师则是代传,即只能传下—代而不能传兄弟。杨保愿因出生在大祭之年开祭的子时,而被选为主祭师的继承人。

作为曾是家族祭祖师传人的杨保愿,随口唱出《嗄茫莽道时嘉》的唱词是没有问题的。叔叔(上一代祭师)在他五六岁时开始口授给他的。解放前他参加过一次祭祖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见到了清代年间用绵纸书写的《嗄茫莽道时嘉》正本。正本闭桐油油过装订好,里面配画有神谱、神氏、面具、天罡、八卦及各种图腾,其折叠式分卷装帧,厚有60厘米左右。

但杨保愿是否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祭师,还得要受磨难。

“从6岁起,我每年都要被族人放到外地去流浪3个月左右。”杨保愿忆起那段流浪的日子,印象挺深的。因为那得自己讨饭吃,自己照顾自己的一切,直至回到家。这样的流浪日子3年内的时间累计接近300多天。不过,杨保愿的运气不错,3年被送到3个不同的地方,他都能如期地讨饭回到家。

经过这样的磨练后,族人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大祭师传人的条件,叔叔才开始给杨保愿传授《嗄茫莽道时嘉》的正式文本,并要能背唱全部内容。那时,杨保愿少年时期是在学习演唱《嗄茫莽道时嘉》中度过的。

P1020586a.jpg

一部综合性民族史诗

解放前,侗族以同一谱系的宗族或家族为单位的祭祀本祖活动,主要的娱神活动便是唱《嗄茫莽道时嘉》,并配以面具、按《嗄茫莽道时嘉》顺序进行的家神舞。

杨保愿凭自己熟背的内容认为,《嗄茫莽道时嘉》是一部特殊的、不常见的综合性民族史诗,其内容包括了创造世界、人类诞生、民族形成、部落之战、迁徒定居等内容,表现了侗族先民从神话时代到人话时代的历史、物质与精神生活。

“高山连着高山啊,这是我们的屏障。我们神圣的祖母啊,你是这深山的阳光。坛里的白石多亮啊,表明你没有离开众人的身旁。坛外的古树多葱茏啊,你的福荫护着侗乡的四方……”细听一些侗族祭萨坛时唱的曲调,我们不难感受,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广西侗族地区普遍崇拜的女性神,称为萨岁意为始祖母。萨岁是侗家人崇拜的最高女神,人们都认为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人间一切,能影响风雨雷电,能保境安民,能镇宅驱鬼。

而杨保愿翻译的《嗄茫莽道时嘉》中被歌颂的第一位女神是萨天巴,即生育了一千个姑妈的女神。《嗄茫莽道时嘉》里,萨天巴她住在天宫,“八面张有银丝网”,杨保愿说萨天巴是个蜘蛛女神。杨保愿给我们看了侗族妇女用的头钗,钗尾镶嵌的就是蜘蛛图案,就像萨天巴的银丝网;侗族背孩子的背带上就绣有蜘蛛的图案,以求萨天巴的保佑。

《嗄茫莽道时嘉》在系统地叙述了有关萨天巴神话故事同时,也展现了以她为首的神系谱:

第一代为萨天巴,是动物神、太阳神、女神的混合体。天地由其孕育而生。

第二代为姜夫、马王,分别为修天地之神,性别不明,传说这两神都是萨天巴所生,马王是蚂蟥的祖先,仍与动物有血缘关系。

第三代松恩,男性始祖,与他同生的有龙、狗。松桑,女性始祖,与她同生的有山羊。两神是萨天巴从自己身上扯下的肉痣,交母猿孵出。松恩松桑结成夫妇后,开始繁衍后代。

……

第八代宜仙宜美婚配后,生龙、蛇、虎、雷及姜良、姜妹兄妹,还是人兽同胞。两兄妹在涛天洪水后,成为再生人类的祖先。由他们繁衍了360姓分居四方,其中60种姓居一地,就形成了侗族先民。

《嗄茫莽道时嘉》保存了濒临失传的侗族先民的创世纪神话,反映了母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尽管《嗄茫莽道时嘉》是用在祭祖时演唱,但它带有很大的巫术性。侗族远祖的第一个圣祖母萨天巴,就是一个神化了的大女巫,她有定乾坤、造万物的能力。这体现了社会不开化时,人们不知自然却又希望改造自然的欲望。

杨保愿说,《嗄茫莽道时嘉》原来由创世、迁徙、定居与乱世四部分组成,现仅存前两部分的9500行。据杨保愿的回忆,乱世部分从第一任族长开始共叙述了十任族长,他们都是为全族利益献身的英雄,是《嗄茫莽道时嘉》中歌颂的对象。由此,《嗄茫莽道时嘉》由神话故事转向了英雄叙事,而带有历史性。

而《嗄茫莽道时嘉》中的迁徙部分还记叙了以60种姓为一款的侗族人,因瘟疫、外族侵略、自然灾害等原因,经过多次迁徙,最终定居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区的过程,具有历史性。

潜心整理几十年

生于1938年杨保愿, 14岁的时候,已经是新社会了,也念完了小学,但演唱《嗄茫莽道时嘉》却不可能了,因为其被视为迷信而停止。杨保愿由于从小唱跳《嗄茫莽道时嘉》,他有了一定的歌舞基础,结果被区内一家歌舞团看中,1953年招去做了舞蹈演员,开始了他的舞蹈生涯。1956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作品。

尽管杨保愿的专业和行政事务繁忙,但都不会忘记伴随自己童年时代《嗄茫莽道时嘉》,他想自己虽然没有做过一天的大祭师,但《嗄茫莽道时嘉》是中国傩文化的一部分,他要把它翻译整理出来,让后人知道它的文化精神所在。1986年,由杨保愿译著的《嘎茫莽道时嘉》出版,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并以著名侗族史诗篇目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荣获自治区政府(1978——1988)文艺最高奖——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为了更好地研究侗族远祖歌,发掘更多新的东西,退休后他从南宁回到三江居住。

在杨保愿的家中,你就犹如身在侗族的远古时代。墙上,是杨保愿根据自已对《嗄茫莽道时嘉》的理解和以前所见文中插图印象绘制的萨图,对应着萨图的是杨保愿所设计的部分“祭萨”活动舞蹈的面具。杨保愿拿出了一本“书”给我们看,这那是书,明明是一本记事,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红钢笔字,那是杨保愿一有空就回忆自己以前所唱的《嗄茫莽道时嘉》而记下来的笔记。就是这些回忆,让不会绘画的杨保愿拿起了画笔。近年,杨保愿根据以往的记忆,一笔地勾画侗族人崇拜的女性萨神。他发现,《嗄茫莽道时嘉》中的女神都美丽,而男神则丑陋,这也折射出母系社会将女性摆在了比男性高的地位。这些发现,是杨保愿《嗄茫莽道时嘉》作进一步研究的结果。

杨保愿还有着对《嗄茫莽道时嘉》作深度研究的打算,尽管他没有说出来研究的最终目的,但我们不难想象那将是图文并茂、比第一版的9500行《嗄茫莽道时嘉》更丰富。


图书目录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父亲的著作。

评分

父亲的著作。

评分

父亲的著作。

评分

父亲的著作。

评分

父亲的著作。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远祖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