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袁凌 死亡 社会观察 随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 理想国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02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以记录死亡为主题,作者从对生命关注出发,忠实平等地纪念了人生中亲历的九十九次死亡,为人、动物或植物留下遗言。从幼年记忆中第一次开石板受伤的“红死”,到饥荒中饿死的年轻人;从遇难的矿工到反革命案件中枪毙的犯人;从生命最后时刻的作家路遥,到重庆红卫兵墓;从狂犬病被打死的狗到面临灭绝的熊……全书以简洁忠实的语言,尽量真切地传达面对死亡的直接体验,努力使这一陌生的经验能够容纳和安放人性,体现在世的艰辛与慰籍。《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不止是九十九位逝者的死亡记录,还是还原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的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史。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有《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让沉默之物发声》等作品二百余万字。
长期在财经、凤凰周刊、新京报等媒体任职,现任《博客天下》资深主笔。曾发表《北京SARS后患者骨坏死调查》《血煤上的青苔》《守夜人高华》等有影响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关于高华的特稿获腾讯网2012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2013年4月发表反映女子劳教所生态的特稿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获得腾讯网2013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在网易真话频道、百度百家、共识网等媒体发表系列非虚构作品,代表作有《无家可归的娜拉》《不便与不能——重谈布罗茨基与哈维尔的困惑》《掌声献给齐奥塞斯库》等。
此外,曾在《小说界》《作家》《天涯》《中国作家》《书屋》《新世纪》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思想随笔数十万字。
给你,故事,讲个吧!从前,山,有座。讲完了。
评分很好,比刘亮程的散文好。尤其是平淡叙述中的那种节制,更让人抓狂。相对于记忆来说,每一次死亡都是仅有的唯一的独立的一次死亡。由于个人极度排斥痛恨流产,所以忍不住就少打了一颗星。
评分当猎奇故事读读就够了
评分致郁系列
评分从个人讲,记录村人的死亡,本身有文献价值,但从读者角度,文学性不够,读起来乏味。
把这本书加到微信读书书架是一个月前,当时见证了亲人的死,是人生第二次的体验了,亲人的离去都给我极大的触动。 第一次,想要主动了解死亡这件事。因此在软件里面搜了死亡这个关键词。就有了看这本书的因。 上周开始看袁凌这本书,序言写得挺好,吸引我看完了整本书。这本书...
评分袁凌的这本书,我看了约过了一年了,它记叙了他的家人,乡邻在生活中的隐忍、挣扎与消失。 书就如书中的主人公们一样,朴实,真实。 全书的创作最成功处在于,我完全相信内容的真实性,那书中的每个生命似乎就是我知或不知的乡邻。每个故事都不是简单的现实中各类矛盾元素的写...
评分一、 二个月前的春节,回了老家。 大多数时候,似乎总是在热闹的人群中。欣喜地看到小孩已长大,路已变宽,楼也变高。一切都是新生的样子。 趁着人群散去,独自去小时候常去的河边、田野。冬天的故乡,枯草一片又一片地随风摆动。小河在田埂上的野草中看起来越来越小,有些河...
评分九十九次死亡,贫瘠苦难。 生老病死世事无常,平凡的我们以为悠长的岁月里每天每天都有不幸在发生。平安和危险离得很近,是两条要一起走掉的路。 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在只为无忧哭闹的孩童时候,太姥姥93岁自然离世。 不记得大人们如何掉泪,只记得我和哥哥还有小堂哥被指派...
评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啊!”这几乎已在每个人耳朵里磨出茧子的话频繁见诸于各类影视、文学著作中,呈星火燎原之势。但凡有被救起的自杀者,但凡有人活不下去,甚至只要谁冒出了厌世的苗头,此话便应声落地,不带任何迟疑。可仔细一想,却不免奇怪,死亡明明也和活着一样,对...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