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荷 马(约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
古希腊诗人。相传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他所作,统称“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早的传世文学作品,已成为西方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译者:王焕生(1939— ),江苏南通人。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专业,回国后入社科院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主要论著有《古罗马文学史》和《古罗马文艺批评史纲》,译作有《古希腊戏剧全集》(合译)、《希腊罗马散文选》、《奥德赛》、《论共和国》、《论法律》、《哀歌集》等。
《伊利亚特》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战争由“金苹果传说”中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裁判造成美女海伦被劫引起,历时十年,史诗主要叙述发生在第十年的五十天左右里的故事。希腊军队统帅阿伽门农的傲慢和贪婪激起军队主将阿基琉斯的愤怒,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战斗和杀戮。
无论荷马与我们的相距多么遥远,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入他所描绘的生活。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进入,主要是因为,不管荷马描绘的事件与我们多么疏隔,他相信他所说的并且严肃地说出他正加以描绘的东西,因此他从不夸大其辞,也从未失去分寸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说阿基琉斯、...
评分 评分《伊利亚特》颇具笔墨的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因妻子海伦被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诱拐,而召集多国部队对特洛亚发动进攻。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持续了十个年头,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若干年之前的神界选美事件使雅典娜和赫拉与帕里斯结下梁子,从此记恨特洛亚...
评分根据伊利亚特第二章的描述,宙斯为了赐予因为和阿伽门农争吵而退出战役的阿喀琉斯以更大的光荣,决定让阿开亚人在与特洛伊人的战斗中惨败。于是托梦给阿伽门农,假装许诺他此时正是进攻特洛伊的最好时机。于是乎阿伽门农有了信心,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败特洛伊。 ...
评分特洛伊战争,十年,无数阴魂葬生矛尖,血流成河,很难想象在当今社会,人们会在闲暇之于去听一位诗人在午后的阳光中去讲述这样一个充满残酷和悲凉的故事,但在希腊时期,荷马用他的诗歌,将这个关于光荣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希腊,阿伽门农,莫奈劳斯,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埃阿斯...
按照原诗的行数一一对应翻译,但其实读起来跟散文体相差不大,精彩无比!!!
评分很好看,读得我一会同情阿开奥斯人,一会又同情特洛伊人。一会希望阿基琉斯杀了赫克托尔好为帕特罗克洛斯报仇,一会儿又希望赫克托尔听从父母的话进城好躲过死亡…… 然而同时这部史诗又尽是:神怎么干预,哪一方就会获胜,哪一个人就会生存或死亡。读来实在令人深为凡人的任神宰割而感到无奈和郁闷……
评分有这样的译本在世真要学会感恩。伊利亚特中没有提到阿基琉斯之死,而是在普里阿摩斯讨要回儿子赫克托尔的遗体,并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后戛然而止。阿基琉斯在帕特克罗斯死后,就已经预见自己的死亡。虽然荷马笔下的阿基琉斯,并非刀枪不入,最后死于射于脚跟上的冷箭,反而更加真实。阿基琉斯身上的孩子气,或忠勇,或仗义,最显著是孤傲。他因他的孤傲名摄三军,而他也死于他的孤傲。我们说阿基琉斯是个人主义的英雄,也是个人主义的悲剧,他不服阿伽门农的安排,力图惩罚他以保全自我的尊严,求母亲忒提斯向宙斯进言,以惩罚阿开奥斯人;而也是这样的惩罚,使帕特克罗斯丧命——仿佛因果报应。最有趣的一点,在宙斯准备助阿基琉斯杀死赫克托尔之时,将两人的灵魂放在金天平上,前者更重,阿波罗立即停止帮助赫克托尔。在神眼中,这就是有死的人的命运。
评分很好看,读得我一会同情阿开奥斯人,一会又同情特洛伊人。一会希望阿基琉斯杀了赫克托尔好为帕特罗克洛斯报仇,一会儿又希望赫克托尔听从父母的话进城好躲过死亡…… 然而同时这部史诗又尽是:神怎么干预,哪一方就会获胜,哪一个人就会生存或死亡。读来实在令人深为凡人的任神宰割而感到无奈和郁闷……
评分希腊人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已登峰造极。个人认为,伊利亚特传递的讯息正是如此,因美预言,以美抉择,为美作战。人人心甘情愿,神也是。(为什么觉得啰嗦呢?游吟的故事就是这样才吸引古时好奇的人们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