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成天上樹的日子》是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短篇小說集,共由四個故事組成:《成天上樹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和《工地》。《成天上樹的日子》講述一位年邁的母親去看望居住在巴黎的兒子,描寫瞭“母愛”這種特殊、永恒的愛,偏重於敘事,張力十足;《蟒蛇》中主人公迴憶她還是小姑娘時,每周日都不得不接連觀看兩個場景,巨蟒吞噬活雞,和遺恨吞噬七旬老人巴爾貝小姐,這兩個場景平行展開,互為補充,引發思考;《道丹太太》講述瞭門房太太和清道夫這一對忘年交的故事,詼諧幽默,發人深省;《工地》篇幅相對較小,描寫一對男女因一塊特殊的工地相遇,一段愛情緣它而起,以小見大,意味雋永。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前两篇都很有意思。第一篇篇幅长一点,又是杜拉斯的自述,这次不是从杜拉斯的角度叙述,采用第三人称,但感情还是强烈得不行。用母亲不间断的旺盛食欲隐喻她的贪婪饕餮。不明说儿子和玛赛尔脱衣舞娘/郎的工作,虚伪,隔膜又实实在在地横亘在母子之间。 杜拉斯试图这样证明,母...
時隔一段時間再度被杜拉斯緩慢沉悶的敘述摺磨。不知是原文還是翻譯原因,有好幾處讀起來很繞口。《成天上樹的日子》有很濃重的她傢庭的色彩;《蟒蛇》的意象很有意思,兩個活在吞噬與被吞噬裏的人(物);《道丹太太》很不杜拉斯,但也因此比較好讀;《工地》最難讀,著重描寫的是人的情緒。
评分最喜歡蟒蛇,其次道丹太太。
评分因為最近一直在讀門羅奶奶的短篇 所以讀這本的時候總以為還在讀門羅。 這本似乎不太杜拉斯 喜歡前兩篇。
评分我對中短篇小說集有一種輕衊,卡佛、村上都徵服不瞭,他們似乎都用神秘主義、禪之類的東西來迷惑你,徒然設定“你覺得不好是你沒讀懂”的屏障,但杜拉斯又顛覆瞭。她用四個故事來講“自由”,自由中的瀟灑和曠達,自由的愛情中那些桀驁、內心戲和欲拒還迎,所有故事都適閤薩拉薩德的《流浪者之歌》。
评分又讀完一本杜拉斯,幾個短篇故事組成的小說,最後還是聽瞭一個故事,讀的好機械呀。杜拉斯的一貫風格,一些細微的心理描寫,成天上樹的敘事可以說是很有張力,迴頭去想,似乎像是自由和傢庭責任總是相悖的,想成天上樹的人可未必有這執行力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