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考古学

思考考古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胜前,男,1972年5月25日生,湖北嘉鱼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1989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师从吕遵谔教授,学习旧石器考古。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攻读博士,师从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ndorf)与路易斯·宾福德(Lewis R. Binford)教授学习考古学,2004年8月获哲学博士。同年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到吉林大学任教,2015年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主要研究兴趣: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史前艺术、史前考古、农业起源、考古教育等。先后参与发掘遗址十余处,主持发掘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整理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发掘材料,分析内蒙古大山前、哈民忙哈等遗址出土石器,调查内蒙古鄂伦春人狩猎采集遗址等。已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著有《史前的现代化》、《思考考古学》;译有《追寻人类的过去》、《考古学的关键概念》。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等研究项目。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胜前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3-12
价格: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303980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考古 
  • 陈胜前 
  • 考古学 
  • 理論 
  • 隨筆 
  • 考古文博-考古理论 
  • 考古學理論 
  • 思考考古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考古学何以可能?有什么意义?考古学研究如何开展?中国考古学何去何从?这一系列由来已久的问题也许短时间里不会有答案,但需要时行深入的思考。本书以这些核心问题为中心展开,通过简单的事例来透视这些问题。全书按照考古学研究逻辑组织,除基本的理论思考之外,还以辽西地区、旧石器考古以及农业起源为例系统地阐释作者的思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总觉得目前考古学界对理论的认识,要么是觉得很无用,很空,要么就是觉得只可远观,一般人做不了。所以我就感觉像小陈老师这样的学者给人一种“孤臣”的感觉。 发展新理论是件很痛苦的事,中国的类型学,地层学已经统治考古学将近100年了,可想而知其在学科中的惯性力量究竟有...

评分

总觉得目前考古学界对理论的认识,要么是觉得很无用,很空,要么就是觉得只可远观,一般人做不了。所以我就感觉像小陈老师这样的学者给人一种“孤臣”的感觉。 发展新理论是件很痛苦的事,中国的类型学,地层学已经统治考古学将近100年了,可想而知其在学科中的惯性力量究竟有...

评分

总觉得目前考古学界对理论的认识,要么是觉得很无用,很空,要么就是觉得只可远观,一般人做不了。所以我就感觉像小陈老师这样的学者给人一种“孤臣”的感觉。 发展新理论是件很痛苦的事,中国的类型学,地层学已经统治考古学将近100年了,可想而知其在学科中的惯性力量究竟有...

评分

总觉得目前考古学界对理论的认识,要么是觉得很无用,很空,要么就是觉得只可远观,一般人做不了。所以我就感觉像小陈老师这样的学者给人一种“孤臣”的感觉。 发展新理论是件很痛苦的事,中国的类型学,地层学已经统治考古学将近100年了,可想而知其在学科中的惯性力量究竟有...

评分

总觉得目前考古学界对理论的认识,要么是觉得很无用,很空,要么就是觉得只可远观,一般人做不了。所以我就感觉像小陈老师这样的学者给人一种“孤臣”的感觉。 发展新理论是件很痛苦的事,中国的类型学,地层学已经统治考古学将近100年了,可想而知其在学科中的惯性力量究竟有...

用户评价

评分

果然各篇参差不齐,但还是有可观之处

评分

果然各篇参差不齐,但还是有可观之处

评分

陳先生對考古學理論的一些思考,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是一本極富思考且通俗的書

评分

参差不齐

评分

非常严肃的问题,却用了最随意的形式,在博客上可以,成书就不该只是把博文集结起来。问题都是好问题,陈老师是先行者,看他以后有什么思考吧,他要不行了后来人接着思考。但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