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道

琴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1910—1967),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高罗佩对中国古琴十分痴迷。他曾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抗战时期,高罗佩以外交官身份在重庆举办古琴义演,为中国抗日筹款,一时传为雅谈。在《琴道》中,高罗佩从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出发,对琴学的起源、特征,琴人的修养等作了详尽沧述,更精到地阐释了琴曲的内蕴,以及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意象。此外,作者还搜集了大量与琴学相关的文献。因此,该书自1941年出版以来,即被视为古琴研究的权威之作,无论对于古琴研习还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都可谓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出版者:中西书局
作者:[荷] 高罗佩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1
价格:9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750378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高罗佩 
  • 艺术 
  • 荷兰 
  • 历史 
  • 文化 
  • 琴學 
  • 音乐 
  • 海外中國研究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精装,毛边两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欣教授翻译的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的《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an essay o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中西书局出版,2013年9月。 作者自序里还详细说明了为什么用lute来翻译古琴,而不是用cither或者psaltery等词,目的是为了表示古...

评分

谈到高罗佩,最为人所知的或许是《狄公案》,这一系列以唐代律法为背景的小说为他赢得不少赞誉。但是,这位荷兰人的学问绝不仅止于此。高氏曾学习政治和法律,又研修东方古代文化以及语文等等,按其自己的说法,他的职业是外交官,汉学则是终身事业。作为西人,他不仅能吟咏诗...  

评分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欣教授翻译的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的《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an essay o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中西书局出版,2013年9月。 作者自序里还详细说明了为什么用lute来翻译古琴,而不是用cither或者psaltery等词,目的是为了表示古...

评分

【原文】丙子秋莫,于宛平得一琴,殆明清间物:“无名”。抚之铿锵有余韵。弗敢冒高士选雅名,铭之曰:“无名”。非欲以观众妙,冀有符于道德之旨云。 这段说的是丙子年(1936年)秋天,高罗佩到北京,购得一明清间所斵之琴,琴身原本没有琴铭,他取《道德经》之意,给这张琴取...  

评分

谈到高罗佩,最为人所知的或许是《狄公案》,这一系列以唐代律法为背景的小说为他赢得不少赞誉。但是,这位荷兰人的学问绝不仅止于此。高氏曾学习政治和法律,又研修东方古代文化以及语文等等,按其自己的说法,他的职业是外交官,汉学则是终身事业。作为西人,他不仅能吟咏诗...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扣一分,有的句子明显不通顺,应该再下点功夫组织语句。本书整体上由浅入深的介绍中国古琴的各种历史文化,谈琴的由来,如何从皇室的祭祀乐器转变为文人喜爱的雅具,怎样阅读琴谱,以及古琴的在中国现当代的衰落,都从一位外者的视角旁观着记录有关琴的一切,反而能让国人看到更实际的一面。

评分

如作者所言,论文

评分

古琴 空城计诸葛亮 金庸笑傲江湖 宇宙中国声音代表流水 -古琴定义了雅 不在旋律而是单音 靠指法 知音心声心弦 ♛给声音起了名字 琴声16法

评分

如作者所言,论文

评分

有年头的研究,不能奢望太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