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政治与民主

性别、政治与民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木兰(Louise Edwards)现任香港大学中国史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人文学院院士。2002—2006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史教授,2004—2009年任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亚太未来研究网络召集人,2006—2009年任悉尼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研究教授。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木兰
出品人:
页数:313
译者:方小平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105493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性别研究 
  • 妇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政治史 
  • 性别 
  • 政治学 
  • 民国史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部探讨近代中国妇女获得平等权利参政运动的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按年代顺序探讨了1900年至1948年中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第一次全面研究了中国妇女争取选举权斗争运动及其与早期妇女运动之间的联系。中国妇女运动活动家们在20世纪上半叶为获得选举权所发起的持续地、成功地斗争挑战了长达数个世纪以来的根本性的政治权利原则。通过要求为女性获得公共的政治声音,这些积极分子推动了一个不仅仅是为了妇女自身的,而是整体政治结构的民主代表新概念。她们的运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使得男性和女性道德的性别规范在这一空间急剧地转型。

作者简介

李木兰(Louise Edwards),香港大学中国史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人文学院院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有好几处语病,有些专有名词的翻译也不尽如人意——比如将「维新派」译为「戊戌改革派」。

评分

避开性别差异的先天论与建构论,着眼于女性如何利用两种话语(前者如战时孤儿院,后者如教育男女平等)来反抗权利与道德的性别化。女性社团以弱势地位为团结基础,五十年间发展壮大,改变中国政治版图。然而斗争带有鲜明中产阶级色彩(主体为城市妇女、目标为参政权利),继承部分传统价值(文化精英治国)——当孙文提出女性政治能力被教育水平限制时,回应是让受过教育的女性率先参政。救亡的主旋律下,女权人士常借助爱国主义表达女性诉求;两次国共合作带来两次女权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交流,党支持妇女解放,亦使其屈从于阶级斗争。而党在农村妇女解放上的有限成绩,表明劳动平等未必带来性别平等——农村女人缺的不是工作,是权利。这些都预示,当党垄断爱国主义的解释,妇女只能以革命妇女出现;可惜对经济与性别问题的优先性未作深入论述。

评分

1912年的时候广东妇女参政运动居然曾经领先世界(还被Pankhurst等人引用;不过很快就被打回原形了)……真正实现进展要到1921年广东女界联合会和湖南女界联合会分别争取到省立宪法中性别平等权的时候了

评分

翻译一般,有不少错字

评分

翻译有好几处语病,有些专有名词的翻译也不尽如人意——比如将「维新派」译为「戊戌改革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