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俊來,1978年3月生,江蘇淮安人,哲學博士,河海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講師。分彆於2005年、2011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倫理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精神次序與德性階梯一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之道德哲學研究(12YJC 720026),參與完成或在研國傢級、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已在《馬剋思主義與現實》、《江海學刊》、《道德與文明》、《學海》等雜誌發錶學術論文20餘篇。主要研究方嚮為:黑格爾倫理思想、現代道德哲學理論、馬剋思主義基本理論等。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之道德哲學研究》作者龐俊來效仿馬剋思和恩格斯,從道德哲學和倫理學的視角,重新係統研究瞭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試圖在黑格爾顛倒的精神世界裏,發現至今我們還未發現的道德哲學元素,或者重新闡發以往闡發不足的精神元素,以為今天建構我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哲學服務。作者以幾乎純哲學的思維方式反芻和咀嚼瞭黑格爾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並用今天人們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瞭重新闡發,令人耳目一新。對《精神現象學》的道德哲學研究的現實歸屬就是要為找尋打動當代中國人心靈的精神鑰匙提供可能的倫理學路徑與基本的價值探構平颱。在全球化與後現代語境中,《精神現象學》中所體現的道德哲學範式以及倫理實體的精神譜係在一種超越現代性的語境中對於中國傳統倫理的現代轉型獲得多重理論與時代意義,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整體梳理得很好。但結尾欲從“人與人的關係“重構現代性,有很大問題,甚至可以說就違背瞭黑格爾哲學的宗旨,因為局限於人與人的關係抹殺他者,停滯的自我沒有自由。
评分整體梳理得很好。但結尾欲從“人與人的關係“重構現代性,有很大問題,甚至可以說就違背瞭黑格爾哲學的宗旨,因為局限於人與人的關係抹殺他者,停滯的自我沒有自由。
评分整體梳理得很好。但結尾欲從“人與人的關係“重構現代性,有很大問題,甚至可以說就違背瞭黑格爾哲學的宗旨,因為局限於人與人的關係抹殺他者,停滯的自我沒有自由。
评分整體梳理得很好。但結尾欲從“人與人的關係“重構現代性,有很大問題,甚至可以說就違背瞭黑格爾哲學的宗旨,因為局限於人與人的關係抹殺他者,停滯的自我沒有自由。
评分整體梳理得很好。但結尾欲從“人與人的關係“重構現代性,有很大問題,甚至可以說就違背瞭黑格爾哲學的宗旨,因為局限於人與人的關係抹殺他者,停滯的自我沒有自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