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伍伦韦伯(Walter Wüllenweber),1962年出生,目前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政治学,毕业于亨利•纳能记者学校。自1995年起为《明星报》撰稿。2005年获得德国社会奖,2007年获得年度记者奖。两次提名亨利•纳能奖,三次提名艾贡•埃尔文•克什奖。
译者简介:
李欣,男,1980年出生,现居杭州。毕业于德国明斯特大学,主修日耳曼文学和欧洲美术史专业。2009年回国后从事过不同职业,曾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历史类文章。
富有者正在隐匿财产更加贪婪
贫穷者坠入福利陷阱更多索取
金融危机和巨额社会福利支出
入不敷出的政府和不堪重负的税赋
被神化的德国社会制度已走向歧途?
2012年《明镜周刊》最畅销图书
一部让中国人吃惊的现实德国读本!
作为一个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欧洲发达国家,德国同样面临着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所导致的社会现象,也是抱有“严谨而有秩序且发达的德国”形象的普通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的。光明日报出版社继《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之后推出的“西方社会转型经典译丛”第二本《反社会的人》将为大家介绍固有形象外的“另一个德国”。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反社会的人》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是怎样促使金融和社会救助行业得以畸形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谁来为德国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买单?答案只能是依然代表着德国精神的中产阶级。
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社会制度是否已走向歧途?它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些问题对于当今中国都应引以为鉴。
瓦尔特•伍伦韦伯的书不啻为球场上的解围球。很有可能会引发关于极端变化的讨论,这场讨论会同时触及到最高层和最下层。
——在线经济周报
他的数据不只是来自于统计和官方调查,而且还有自己做的基础调研。因此他的语言十分生动。
——德累斯顿新消息报
今早读完《反社会的人》,作者是德国的记者兼作家,叫瓦尔特·伍伦韦伯。 有人说,做记者的人十有八九会想着写书。这也不奇怪,大千世界,只有人想不到的事,没有不会发生的事。记者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发现和思考世界上的大事小情,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想要诉说的冲动。人的想象力...
评分德国上下阶层如何搞垮德国社会,结构社会共同体--造成社会解体: 德国的富人能低调,多有涵养啊,这是优秀的品质。德国的富人其实生活在一个平行社会中!啥叫平行?就是永不相交,你们过你们的,我过我的,我犯不上在你们面前炫富,我也犯不上得罪你们,大家相安无事,彼此安...
评分一起思考个有趣的问题,未来中国的穷人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这本《反社会的人》是反应德国当代社会问题的书,作者瓦尔特·伍伦韦伯是个记者,对很多社会问题进行过深入调查。德国是西方社会中与中国很像的国家,或者是因为新中国的最初建设和发展规划向德国学习了很多东西...
阶级固化的德国社会,苦是中产苦
评分看了一点,感觉跟日本那本下流社会内容有点相似,中产阶级的消失和社会两极分化
评分下层阶级缺的不是钱
评分“中产阶级”视角:携带社会大部分资本的上层偷税漏税搞投机(金融行业),以及底层和社会救助行业(大量的就业人数)通过社会福利政治经济制度,共同侵占了中产阶级的权力,而后者却承担了前者消极参与的整个绩效社会。充满具有煽动性(夸大)的新自由主义言论。
评分看完《金融的逻辑》再来看这本书,就像是在听辩论一样。书中没有解决问题的建议,但我觉得明白中产为什么还愿意背负着整个社会前进,也就有了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