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作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艺术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历史研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已出版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旧宫殿》、《血朝廷》,非虚构历史著作《纸天堂》、《辛亥年》,“文革学”著作《反阅读》等。获第一、二届郭沫若散文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任《我爱你,中国》、《辛亥》、《中花树》等纪录片总撰稿,先后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光奖,第25届、第26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中国十佳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台庆典礼最具欣赏价值大奖,与《舌尖上的中国并列获得第18届中国纪录片年度特别作品奖。
本书不是一部艺术史的学术著作,它只是一场游戏,也是一场精神上的寻根之旅。它或许会让我们知道这些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在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当我说到故宫,心里想的往往是北京故宫。实际上中国有三个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和沈阳故宫。这三个故宫实际上是一体的,在物质层面上可以分割,但精神层面上却水乳交融。每逢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那些艺术品远比朝代更加伟大,但它们毕竟是朝代的产物,身上纠缠着朝代的气息,挥之不去。在本书中,我们尝试从面前的一幅书画开始,一步步地倒推回去,就像逆光的旅行,去寻找它们原初的形迹。
似乎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开始,故宫也成为了一个大热点,各种人和出版物似乎都想去蹭这个热点。这本书给我的也是这感觉,当然我也是因为作者在故宫博物馆工作的身份对这本书感觉的到好奇,才开始看。结果却大失所望,干货不多,对故宫博物馆的藏品也没有介绍,甚至连好奇的点,...
评分忘记什么时候看过祝勇的纪录片,在图书馆偶然发现这本书,就想当做自己闲暇时的消遣。书一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述,祝勇很喜欢巫鸿。巫鸿是我去山东大学学习时,听中国人民大学耿幼壮教授讲课时听过的名字,这次,看到了祝勇引用的很多的巫鸿老师的话。第二部分是王羲之的...
评分 评分有趣的书,讲述了故宫书画背后的故事,尤其喜欢永和九年的沉醉这章,兰亭序已经不再是兰亭序,它变成文化之河,无数后来者临摹拓写,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兰亭序,承载着文人的执念,生存死亡的追问,和暮春三月的温暖阳光。最大的彩蛋是最后的雍正自画像,居然还有带卷发套,...
评分从故宫藏品延伸出去,很多地方都有过度发挥的嫌疑。
评分要是十年前,我肯定喜欢,文字太过自以为是的黏糊,煽情之处很适合文字解说。
评分高中生文笔啊……
评分过了读这种书的年纪。说无病呻吟有点过,但真的没啥价值。
评分#大家说得没错,就是进化版的余秋雨,通篇没有论调,只是把藏品背后的故事逐一罗列,然后他连安意如都要引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