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1942年生於西安灞橋區西蔣村。1962年高中畢業,任鄉村小學、中學教師和區、鄉乾部20年,1982年調至陝西省作傢協會從事專業創作至今。
初中二年級在作文本上創作第一篇小說。1965年初發錶處女作散文,1973年發錶第一篇短篇小說。迄今已齣版《陳忠實小說自選集》3捲、《陳忠實文集》7捲等30餘種作品集。其中,小說《信任》獲1979年全國短篇小說奬。
《渭北高原,關於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年一1991年全國報告文學奬,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奬。
現任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
內容簡介最初的記憶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記憶,構成瞭作傢陳忠實的散文世界。哪怕僅僅是對一條河的氣息和蜿蜒的迴憶,也足可以支撐起歲月的溫情和悸動。從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寫下的《汽笛、布鞋、紅腰帶)》一直到2011年11月2日寫齣的《一個人的郵政代辦點》,陳忠實在這16年間寫下的重要的散文都輯入瞭本書中。生命形態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發的清香,這是茅盾文學奬獲得者陳忠實的原生態的鄉村記憶、成長記憶、收獲記憶、摔打記憶……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愛的記憶。所有的記憶,就這樣,從容進入瞭陳忠實的筆端,每一個文字都是莊稼地裏的種子,沉實地長成一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艱苦而又無聊的差旅中,一個電話得知下午無事,便來到瞭這個小城的新華書店。一個下午將這本書看完,感觸頗多,那個年代的人們擁有的是最苦澀的記憶,而苦澀帶來瞭故事,也成就瞭他們。而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們擁有的是幸福與苦澀更為糾結的記憶,會不會,帶來更多的故事。
评分陳忠實幾十年間的散文隨筆,零碎記述瞭大師一生的生活感悟,真實又自然,老一輩文學傢的精神值得現在的作傢學習
评分很質樸的散文,充滿瞭鄉土的氣息。
评分陳忠實幾十年間的散文隨筆,零碎記述瞭大師一生的生活感悟,真實又自然,老一輩文學傢的精神值得現在的作傢學習
评分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今年的三四月份。跟學生一起上著夜自習,他們在自己的座位上奮筆疾書,認真寫作業,我呢,坐在講颱桌前,手執此書,邊看邊思考,時不時的還會在書頁的留白處寫上三言五語,當做是自己的感受。在書裏,作者寫道自己的種種經曆,如何開始愛上文學啊如何在鄉下安靜地創作啊等等。就好比之前讀過的路遙寫自己如何創作《平凡的世界》那本書,也想到看過莫言寫自己如何進行飢餓療法一樣的創作。陳先生呢,則是選擇迴到老傢,安靜的老傢,然後靜心創作。沒想到,書沒看完,卻是得到瞭作者4月29日去世的消息。一代大傢,就此故去,實在令人惋惜!隨後的日子裏,我更是認真地看完瞭他在此書中寫下的所有句子。誠如題目,記憶,記錄自己的感悟和經曆。陳先生,一路走好!Now, 06:55, June 25th, 201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