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来,再版无数次,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书中,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林海音更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出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诗意。
本书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读物;
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书;
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被译为英、德、日、法、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并获瑞士颁赠青少年文学的最高荣誉“蓝眼镜蛇奖”。
绘本版《城南旧事》由当今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绘制插图。他以优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画中举凡服饰、器物和建筑,考据翔实,无丝毫随便或暧昧。人物细致的表情、光线和空气的韵动、圆熟丰美的调子,使文图呈现无懈可击的呼应。
绘本版《城南旧事》甫出版即获选1993年、1994年“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
1993年“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
1994年“加泰隆尼亚国际插画双年展”。
一组绘于二十年前的水彩插图,配的是一部著于五十年前的自传体小说,写的是那座九十年前的老城里,一个十岁小女孩眼中的人与事。
《城南旧事》此前版本无数,本次读库再版,以1994年台湾格林绘本版为蓝本,收入关维兴先生七十余幅美仑美奂的水彩插图;据其他版本做了全面校订,邀专家对书中名物、 方言进行考据;请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狄菲菲将全书录制为时长近八个小时的有声书;以便携小开本三册套装和大开本布面精装两个版本出版,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
三册套装版为三册小精装。1994年台湾格林出版绘本版《城南旧事》,就是分成这样三册:《惠安馆的小桂子》、《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以彩印胶盒套装,轻巧便携,淡雅清秀,较适合小朋友和女性读者,或在途阅读。
在读库网店有售,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21.J9mLxF&id=35829923860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①英子的故事就从这个冬天开始娓娓道来。《城南旧事》这部作品中,有作者的儿时记忆,也有作为小说所虚构的成分,然而最吸引人之处,还是林海音以非...
评分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阅读是需要心境的,在什么样的年纪读什么样的书,倘若你觉得一本书不好,很有可能是你没有读懂它,或许再过一些年来读,会疑惑于自己当年的不以为然。对于我来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早已是耳熟能详,可是曾经在书店无数次的翻开它,却从来也提不起阅读的...
评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伴随着这首凄美婉转的《送别》,听着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笔下的童年旧事宛如一幅副记录画面浮现在眼前。 听完了广播版,觉得还不过瘾,就买了书来读。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一部自传体...
评分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迄今最喜欢的版本,没有之一
评分小孩子是爱与悲伤最敏感的见证者,当真正明白什么是离别的时候,真正意识到有时候离别即是永别的时候,童年大概就真的结束了。书做得太美了。
评分小孩子是爱与悲伤最敏感的见证者,当真正明白什么是离别的时候,真正意识到有时候离别即是永别的时候,童年大概就真的结束了。书做得太美了。
评分读库版是想买的。不过这本书我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完的,突然就懂了童年的那种感觉。
评分小孩子是爱与悲伤最敏感的见证者,当真正明白什么是离别的时候,真正意识到有时候离别即是永别的时候,童年大概就真的结束了。书做得太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