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是一种在英国有三四百年历史传统的文学样式。阿狄生被尊为18世纪英文随笔的楷模,本书的书名即是取自他的一篇随笔,漫话当时伦敦的市井民俗,读来亲切有味。
本书还收录有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作家兰姆,以及意识流小说开创者伍尔芙的作品。读者不仅可从本书中看到英国文学的发展轨迹,更可领略当时英国的社会时尚。
一: 最近在读《ON THE CRIES OF LONDON》和《伊利亚随笔》,两本英国的随笔小书。说是小书,是因为其包装还算精致。大小适中,翻来不觉得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版,纸张印刷和设计都还相当不错。《ON THE CRIES OF LONDON》是刘炳善的译本,用淡灰色硬皮精装。取名叫《...
评分带给我罂粟花——充满着催人长眠的汁浆, 还有那常青藤——它的花环缠得人窒息而亡, 再给我樱草花——在黑夜里向着月亮开放。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 ——伍尔夫《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评分带给我罂粟花——充满着催人长眠的汁浆, 还有那常青藤——它的花环缠得人窒息而亡, 再给我樱草花——在黑夜里向着月亮开放。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 ——伍尔夫《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评分兰姆的作品算是久闻大名,即便在其同时代的文人圈诸如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中,他的文风文笔以及文采都独出一帜。 重新再看他的杂文,更为此人的性格和人格特色所吸引。他是个典型的城市人,过着典型城市人朝九晚五的生活,生活在城市,没能让他免于繁琐家务的叨扰,安心创作...
评分不错的书籍。尤为推崇他的翻译。味道很好,意味都翻译出来了。能够充分感到伦敦18世纪时期的潮湿,相当伦敦的英伦风情。 散文写的极其诙谐,让你很想再读下去。 总之,是本好书。
Hazlitt和Woolf写的真好
评分Hazlitt和Woolf写的真好
评分18到20世纪英国随笔文学作品选,本以为会有些乏味,没想到意外好读。比较喜欢斯威夫特、亨特、鲁卡斯的几篇,对于备受推崇的兰姆倒无甚感觉。刘炳善译笔极好,写的作家小引也质朴流畅,唯有部分观念中的历史痕迹属白璧微瑕。冲着刘老也要读《伊利亚随笔》呀。
评分194♛ 安利了很多作家和书,所以这本书也是棒棒的,想当初我是在貌似周作人的夜读抄中看到伦敦的叫卖声被吸引住了…
评分以刘炳善这样的功力,不译出伊利亚随笔的全本来真是可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