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交換和正負情愫交融

象徵交換和正負情愫交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葉啟政

1943年生於新竹,新竹中學畢業,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社會學博士。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2007年退休,現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出版者: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葉啟政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1
价格:NT$24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32730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叶启政 
  • 社会理论 
  • 社会学 
  • 后现代性 
  • 葉啟政 
  • 現代性 
  • 台版 
  • social.theory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在《生產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與《對符碼的政治經濟學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中,同時宣告了「需求的死亡」和「價值的死亡」。在葉啟政看來,這不啻是把整個西方社會思想的核心議題拆解了,而引發葉啟政思考布希亞的立論基礎:簡言之,就在於本書書名所標示的「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

布希亞認為,後現代社會的特徵表現在符號消費社會的來臨,「為了成為消費的對象,一個客體必須先成為符號。」人所消費的不是物自身,而是物背後隱藏的象徵符號。於是,在資本主義市場邏輯的引導下,人耽溺於符號,而符號本身是武斷、飄盪、流動、拼貼、蔓延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價值與意義被中空化的象徵交換,其決定原則是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

葉啟政以布希亞的思想為底蘊,開展了對於溯及涂爾幹(Emile Durkheim)和牟斯(Marcel Mauss)的「人類學認知傳統」,科耶夫(Alexander Kojeve)、瓦爾(Jean Wahl)等人的「法國的黑格爾」學風、布荷東(Andre Breton)與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日常生活社會學」的探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社会人类学视角发起的一种后现代意象上的反思,简单说当代的类似初民社会的非理性正反情愫以“怀古”的方式复现,看似狂欢但早已丧失了涂尔干意味上的集体意识及社会秩序可能,毋宁的,这更是一种理性话语嬗变下的返魅! 叶老师的这种理论径路着实佩服!

评分

社会人类学视角发起的一种后现代意象上的反思,简单说当代的类似初民社会的非理性正反情愫以“怀古”的方式复现,看似狂欢但早已丧失了涂尔干意味上的集体意识及社会秩序可能,毋宁的,这更是一种理性话语嬗变下的返魅! 叶老师的这种理论径路着实佩服!

评分

社会人类学视角发起的一种后现代意象上的反思,简单说当代的类似初民社会的非理性正反情愫以“怀古”的方式复现,看似狂欢但早已丧失了涂尔干意味上的集体意识及社会秩序可能,毋宁的,这更是一种理性话语嬗变下的返魅! 叶老师的这种理论径路着实佩服!

评分

社会人类学视角发起的一种后现代意象上的反思,简单说当代的类似初民社会的非理性正反情愫以“怀古”的方式复现,看似狂欢但早已丧失了涂尔干意味上的集体意识及社会秩序可能,毋宁的,这更是一种理性话语嬗变下的返魅! 叶老师的这种理论径路着实佩服!

评分

社会人类学视角发起的一种后现代意象上的反思,简单说当代的类似初民社会的非理性正反情愫以“怀古”的方式复现,看似狂欢但早已丧失了涂尔干意味上的集体意识及社会秩序可能,毋宁的,这更是一种理性话语嬗变下的返魅! 叶老师的这种理论径路着实佩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