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淡 平和中的瑯嬛福地:驚豔黎戈/須文蔚(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女性書寫
她說百合是種太蒼白的花
尤瑟納爾:自由意志的形象代言人
三個姓波娃的女人
現在,就是跳一支舞也是好的
親愛的萊辛
曾經愛過的:莒哈絲
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
.欲望與情愛
渴
水之書
細節筆記之夜航
肥肥的日子
靜默有時,傾訴有時
愛因斯坦的血肉愛情:《戀愛中的愛因斯坦》
阿斯婭的溫柔與甜蜜:《莫斯科日記.柏林紀事》
千江活水,則月明常在
.閨秀的氣質
閨秀的氣質
文字形象的騙局
惆悵舊衣如夢
張愛玲的小資情調
風情是個傾斜的詞
.我的城
我的城
南京 南京
春來野菜譜
初夏的況味
報秋
冬日讀書
泡圖書館的好日子
戀戀舊書
我媽和書
時光 慢遊
.生活記憶的文字氣質
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奈波爾家書》
村上的魔羯氣質,及他的長跑
黑白氣質
小碎花
長褲
洗衣服
樹
茉莉
.關於藝術
你看,你看,文藝復興的臉
我愛夏卡爾
薔薇刑
素情人
費里尼的詞典
一九六八,全世界的青春在盛放
.書寫的文字
契訶夫,低低的愛
納博科夫的眼睛,內米洛夫斯基的手
當表演人格遭遇肉體誠實
如果毛姆……
都是想像力惹的禍
刻薄談
信
.書寫的思辨
偶然之書
那些戴綠帽子的男人
許仙,法海與黃藥師
葛林的中年意味,我的老男癖
清如水,明如鏡,淡如菊
給我一個用力的人生吧
笑妄書
南方很疼
.矛盾與掙扎的躍脫
只為一場紙折的飛翔
A和B-《魔種》筆記
為人的劣勢,有時是為文的優勢
疼痛的經驗
--------------------------------------------------------------------------------
推薦序
沖淡平和中的瑯嬛福地:驚豔黎戈
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她的回憶錄《只是孩子》裡說道:「我們像穿越雷區的孩子一樣單純而危險。在藝術與夢裡,你應該狂放不羈地繼續前行;在生命裡,你應該公正而不為人知地活著。」用這句話來形容南京的作家、書評家黎戈應當很恰當。
黎戈是台灣慣稱六年級的青年作家,崛起於網路世界,一反網路文學的大眾與膚淺,而是以深刻與艱難獲得敬重。她在閱讀與寫作的世界中,勇於挑戰世界文學、現代文學經典甚至當代華文文學作品,觀察敏銳,批判鞭辟入裡。但是作為一個公共知識份子,她顯得極度低調,出版品上的簡歷可說「極簡」,幾乎就是這兩行:「女,七○後,原名許天樂,南京人。日常與文字無涉。嗜好閱讀,勤於動筆,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今天》、《鯉》、《讀品》等刊物。」網路上查不到她的詳細介紹。如此不欲人知,可她的文字靈氣逼人,人情練達,她的博客吸引了無數書?與小品文愛好者,從二○○九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一切因你而值得》後,已陸續出版《27.單身》、《私語書》、《因自由而美麗》等書,已經是中國大陸新崛起的書評家與散文家。
黎戈不是學院派的評論者,她不引經據典,也不套用西方的文化理論,如同周作人在《自己的園地.序》中提出:「批評是主觀的欣賞不是客觀的檢查,是抒情的論文不是盛氣的指摘。」她謙稱自己的書評只是「讀書筆記」,她把生活和文學作品相對照,甚至別出心裁地讓不同時代的作家站在同一個伸展台上,引領讀者評頭論足,讓讀者縱情於她的印象批評中,獵取書籍中五味雜陳的人性。
在〈文字形象的騙局〉一文中,她分析了林徽因、張愛玲、吳爾芙、托爾斯泰、奧威爾、卡波特等人的作品與傳記,得到一個有趣的發現:文字形象和作家的現實面目常有落差,寫出唯美作品者,生活可能十分理性;論理透徹者,人生往往一團亂。她說:
張是典型的聰明臉孔笨肚腸。文字裏的裝精逞強,不過是笨拙於人事,自抑成性的她,找個出口轉移釋放力比多而已。文字狀態下的張愛玲,固然是滿樹繁花,枝節楚楚,而現實生活中,她卻是個連日常應對都很畏懼的木訥之人。而林徽因則相反,她的文字乾癟細弱,糾結迂回,她本人卻是個爽朗開闊,長於交際,話鋒伶俐之極的妙人兒。
相信喜愛這兩位女作家的讀者,讀了這一段文字,應當無不點頭稱是,莞爾一笑。
黎戈閱讀量極大,但是有她特殊的偏好?她說過:「閱讀口味排列是:最愛小說,其次散文,訪談錄,偶爾看評論,從來不看詩集和戲劇。」所以她可以侃侃而論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尤瑟納爾(Marguerite Yourcenar)、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萊辛(Doris Lessing)等人的大部頭作品,以女性觀點點出箇中幽微的生命情調,佐以詩意的文字,使她的評論自有一股伏流般的力道。但看她讚揚居里夫人處理感情風波的從容:
在這樣的人身上,我們才可以看到意志力的強度,性格的強度,生命力的強度,就好像看女高音唱華彩的詠歎調一樣,發乎於肉身,收之於樂止,磅?而出,戛然而止,洶湧的情欲,被理性的壩攔住,在一己之私欲和社會生活秩序之間,走好這個平衡木,這種控制張弛的意志力,又何嘗不是一種壯美的人生境界。
用相當精采的轉喻,靈活地出入於聲音、身體、慾望與社會倫理間,毫不遲滯地道出己見,又能輕巧地炫耀文字技巧,真是情文並茂。
讀《黎戈筆記》不難發現,她在評論女作家時,特別溫柔體貼,反之對男性經常不假辭色,像是她鄙夷愛因斯坦的冰冷善變,也不愛托爾斯泰的人情淡薄。有趣的是她的小品文有著周作人的影子,十分貼近苦雨翁強調:好散文需具備饒有「趣味」的內容,「平淡自然」的氣質,追求能引發讀者體味思索的「澀味」與「簡單味」。尤其是黎戈越近期的評論,越顯得敦厚、平和與沖淡;寫身邊事物與景致的小品,越發細微、雋永與靈巧,張悅然評價黎戈:「她能夠看到事物最細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顆塵埃上。」是相當恰如其份的描述。
黎戈在網路上兢兢業業地筆記文學,記錄下文字的氣息、城市的脈搏、蔬食的滋味和無數書籍的體溫。她持之以恆打造的無非是張岱魂縈夢繫的「瑯嬛福地」。
明代著名的小品文大家張岱在《瑯嬛文集中》,曾寫下〈瑯嬛福地記〉的故事:晉太康年間,有位張華的飽學之士,偶然遇見在石上開卷的老叟,相談甚歡,老人引張華進石壁下的洞府。洞府宛如迷宮,有著無數密室,密室陳列汗牛充棟的書籍,藏書最多的密室,上有匾額,題為「瑯嬛福地」。張華有幸盤桓了兩日夜,離去後,便再也尋不到石室。
張華與張岱遍尋不著的「瑯嬛福地」,在黎戈的筆下重現了。黎戈的文字與淵博都讓人驚豔,看似艱難的經典文學,經過她的筆墨點染,作家原本深埋的人生滋味就光亮起來。黎戈別有一番民國懷舊風味,又兼得網路上輕鬆逗趣的滋味,應當會受到台灣新生代讀者的青睞與喜愛。
須文蔚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