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R.麦克尼尔 John R. McNeill (1954- ),美国乔治顿大学环境史教授,著名世界环境史大家。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作者)合著全球史经典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巨大关注。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蚊子帝国》(Mosquito Empires)、《大加速》(The Great Acceleration,与彼得·恩格尔克合著)等,并主编《全球环境史指南》(A Companion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History)。其中《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被《泰晤士报》评为“最优秀的科学作品”,并荣获美国世界史学会2001年度最佳图书奖及森林学会图书奖;《蚊子帝国》获颁美国历史学会贝弗里奇奖,同年获得汤因比基金会颁发的人文学术及公共贡献奖。
尽管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但毫无疑问,世界环境在20世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导致的后果令人不安。麦克尼尔勇敢地承担起20世纪世界环境史的综合研究工作,《阳光下的新事物》一书非常重要,它使读者知道目前我们人类所处环境如何,今后会怎么样。
1 环境之于人们的最直观的印象可能是大气污染,出门需要带口罩了,伸手只见五指了,就开始感概环境不好了,就要开骂政府无能了,羡慕外国空气好了。天气好了,就开车郊游了,撒欢了,开始骂环保法太严厉了,影响收入了。大概这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含义,人性几千年不会变,...
评分通常环境有关的书在我的印象里都是抨击人类的。你看,你看,人类又害死多少动物,破坏多少森林,最经典的莫过于《寂静的春天》了。刚开始我以为《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也是这么一类的,不过可以做环境专业教材的史书的确不那么简单。虽然依然是在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但是却像是...
评分 评分文/吴情 长久以来,人类很少关注环境——作为生存的背景和资源提供者的环境,尽管人类诸多活动一直对环境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到了19、20世纪,有关环境的议题,逐渐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兴趣。这是因为,在这两个世纪中,尤其是20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
评分随处流露着批判与刻薄的美。
评分有些单位的翻译错误,注意数据和结合当下
评分不能泯灭作者简单化背后的深度。
评分全面的环境史论著 适合入门
评分作者尽力避开了全球史习惯的欧洲国家中心说,以相对公正的态度以及足够量的数据证明了1900年以来的全球环境污染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各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和各大城市的工业革命都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个大的方向标,至于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再生产上会怎么权衡都要看中国是选择继续转换不可持续适应生存方式还是能真正将环保融入可持续发展,真正将人类发展和环保共同演化,毕竟中国有5000年“人道”思想。人类发展不能以现代科学思想(科学是用来认识、开发、利用自然为人类发展铺路),自然不能用来征服,而是共生。 不过,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对我国期望不大,不过问题不大,至少女性地位平等、与环保意识革命都已在扩张,根据能量守恒、波尔能级理论与熵定律,发展有些无可避免只是因为发展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