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相遇》是米兰·昆德拉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8-11 07:58:03 作者:彭砺青 拾起米兰·昆德拉的新书,心里一直围绕着“相遇”这个词打转,很自然地想到昆德拉与谁相遇。《被背叛的遗嘱》或《小说的艺术》的读者,可以说出昆德拉心中的偶像,他们是法国十七世纪小说家拉伯雷、俄国小...
评分与昆德拉此前几部评论集一样,在《相遇》中,拉伯雷、雅纳切克、布洛赫等人依旧居于不可撼动的“一哥”位置,画家培根、布贺勒,作家法郎士、马拉帕尔泰等人则成为新贵,卡夫卡、乔伊斯、斯特拉文斯基、贡布罗维奇稍稍淡出,但仍不时显身。另有更多的作家进入客串名...
评分前些日子读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与其他名作家的对谈录,其中对关于米兰·昆德拉的文字印象很深。罗斯的对谈中涉及到昆德拉的文字有两篇,一篇是对其本人,另外一篇是与同为捷克作家的伊凡·克里玛的对谈,说来奇怪,我对昆德拉的兴趣反而是源于克里玛谈起的印象和对照。在我的...
评分这一次,昆德拉终于突破了“七”的“劫数”。 成书于2009年年初的《相遇》分为九部分,从培根的画开始,到他所谓的“原小说”——马拉帕尔泰的《皮》结束,继《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之后,昆德拉再一次重申了他对小说——同样引申到包括绘画、电影、音乐在内的艺术...
尤其推荐第九
评分尤其推荐第九
评分一种全新的写作散文的方式,不过当然啦,人家旁征博引,是因为头脑里有那些知识,既然自己没有,那我也只得佩服了。
评分米拉昆德拉
评分尤其推荐第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