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洛·德·拉克洛(Choderlos de Laclos, 1741-1803),法国作家,生于索姆省亚眠市。1780年7月至1781年9月,他构思创作了《危险的关系》,出版后即刻风行一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在作者生前至少印了五十版,但在十九世纪,此书却被法院以“内容淫猥、有伤风化”为由多次列为禁书,作者也因此声名不彰。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保尔·布尔热对他的揄扬以及波德莱尔有关这部小说的笔记的出版,尤其是二战以后,纪德、马尔罗、吉罗杜、莫罗亚、罗歇·瓦扬、布托尔等作家都对他给予高度评价,恢复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此书最终取代了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成为法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名著。拉克洛成了法国大学课程上规定研读的作家,人们发现他的作品还能十分顺利地经过改编转换到别的传播媒介上。所有这些经改编的影片和剧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传达出拉克洛原作的精髓和微妙之处。但应该看到,拉克洛的作品经过屡次加工改造,却总能剪裁得适合流行的时尚潮流的口味。
(Book Jacket Status: Not Jacketed)
In the two hundred years since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has provoked, on the one hand, shock and censorship, and on the other, the admiration of readers as different as Marie Antoinette, Andre Gide, and Charles Baudelaire. The story it tells of the intrigues of a pair of sexually carnivorous aristocrats in pre-Revolutionary France has yet to lose a particle of its power to disturb our moral peace.
#姓名#这部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中译本,用了“危险的关系”而非观众熟知的“危险关系”作为书名——前者在“危险”和“关系”中摇晃,实现了微妙的平衡;后者用平稳的四个字做实,反而寡淡。 #质地#都是情书,也许是因为经验值,更可能“因为懂得”,两位年轻情人之间的通信在男...
评分“人们对一切都厌烦,我的天使,这是自然规律,这不是我的错。” “如果今天我对一件整整花了我枯燥无味的四个月的艳遇感到厌倦,这不是我错。” “如果,举例来说,我拥有的爱情同您拥有的道德一样多(这当然有点言过其实),爱情消失了,道德也同时消失...
评分本书故事曾多次搬上银幕,比较有名的如《风月笺》(法国 1960)、《孽恋焚情》(英美合拍 1988)、《瓦尔蒙》(美国 1985)、《危险的关系》(法国 2003)、《丑闻》(韩国 2003)等等。故事中的主角非常邪恶,最后得到了报应。当然阅读本书的乐趣并不在这个圆满的结局,而在于...
评分本书故事曾多次搬上银幕,比较有名的如《风月笺》(法国 1960)、《孽恋焚情》(英美合拍 1988)、《瓦尔蒙》(美国 1985)、《危险的关系》(法国 2003)、《丑闻》(韩国 2003)等等。故事中的主角非常邪恶,最后得到了报应。当然阅读本书的乐趣并不在这个圆满的结局,而在于...
评分这也许是我近半年来读到的最完美的小说。它让我注意到社会风气和小说家的个性会对小说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和法国小说多么不同!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在毛姆眼里是直白大胆的作品,但在我看来,仍然无法摆脱绅士风度所要求的那种谈吐;而奥斯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