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黄济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律贴获得者,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系原国民党将领后裔,本书主人公之一的黄剑夫的儿子、邱行湘的外甥,被杜聿明、黄维、沈醉等视为子侄,因而得天独厚地进入了这个特殊题材的写作。特别是经杜聿明等人介绍,黄济人被借调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办公室工作,得以亲身与杜聿明、黄维、沈醉、文强等一起共事,成为了这批中将、少将当中的“小将”,从而获取了续写下部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内容简介:独家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
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最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670多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新增的下部,就从他们获赦后写起。身体上的自由并没有同时带来精神上的解脱,“新生”后的他们遭遇了“文革”的冲击,又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命运沉浮令人唏嘘。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撰写文史资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两岸和平统一呼喊奔走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果说上部从他们被俘写到获赦,体现了共产党在“战犯改造”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下部从他们出狱写到最后一名“战犯”离世,重点就是还原他们本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高尚。然而,回头再看,他们的命运并不因其个人的品格和才能而决定或逆转,他们的悲剧印证了一个无情的历史规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此,《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才耐人寻味,叫人在感慨万端之余掩卷深思。
清末以来,一大批青年投身社会运动,最有传奇色彩的要数从一场有一场战争中走出的军人们。以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青年为例,后来大多成了国民政府的高级将领。他们经历了早期的革命运动,后来的抗日战争,乃至国共内战。值得探究的是内战被俘的这一批将领,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
评分一本关于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建国后接受改造的纪实文学。没什么知识性,故事性也不高,但个人觉得很耐读。昔日在沙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身居高位的将军们沦为了战犯,在功德林里这片小小的天地中接受着改造。开始时大家都有战败被俘对共军的抵触情绪,然后我党为他们提供者良好的物质...
评分看这本书我有种很上当的感觉 可以当洗脑用的教材 文革时候出版都没有问题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书名 很霸气、很有内涵、很值得遐想 这也是唯一能称赞的地方了 总之是挺失望的 看来想看比较客观的关于KMT的书 只能在台湾买 否则不是被YAN——像《张学良口述自传》 就是洗脑型—...
评分以下节选自时玉琛的《实话时说》 淮海大战(2) 黄老接着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不愿带兵打仗,并不是我黄某人贪生怕死,我是从党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当时老校长蒋介石把我从汉口叫到南京,要我当十二兵团司令官,”我说;“离开部队久了,带兵有困难,”蒋介石说...
评分上部写得激情,下部写得平和,风格不一样。可以看出作者经过岁月的积淀后,思想更成熟,文笔也更老练了。历史还是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回头看时才能客观。赞同邱行湘的一段话:“我们写文史资料,只能当运动员,不能当裁判……功过是非自然有人评说。”
改造吧
评分全书俨然是歌功颂德式王师南指无不平的套路,以毛理论万岁作证战争必胜,以战争胜利来作证毛理论无敌。当然十年改造使得匹夫不可夺志的将军多俯首称万岁确实是一个大胜仗,但吊诡的是,改造得好的陈长捷早释放文革自杀,顽固的文强最后才放活到了新世纪,更坏的终老离岛。所有固有黄维“革命不如不革命,小反革命不如大反革命”之说。中共为国军将领们造了一个永难再现的乌托邦,牛奶猪肉细粮中灶无饥荒无反右无文革。墙内无忧细读资本论,墙外红旗招展举世疯狂。如果说将领们被改造,也顶多是一种文化的感召而已——宽容,别的没有了,因为别的现在看来都是假的。
评分第二次国共内战被俘战犯的改造录。生动的展现了一群人是怎么被“成功改造”的,哪怕最初他们是完全的对立面。行文为纪实文学风格,但读的过程我已经颇不习惯没有引用来源的说明了。比如两位将军私下谈话,不知作者从何得知?比如将军们一举一动一思一笑,且不说第一手资料来源空缺,即使有,作者又如何据此推测长篇的心理活动?或许这就是所谓“纪实文学”上不去下不来尴尬的最大硬伤吧?一开始我只相信伟大的是信仰,到最后才无力的看清,强悍的是现实啊。
评分上半部分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下半部分就只能让人唏嘘不已了
评分全书俨然是歌功颂德式王师南指无不平的套路,以毛理论万岁作证战争必胜,以战争胜利来作证毛理论无敌。当然十年改造使得匹夫不可夺志的将军多俯首称万岁确实是一个大胜仗,但吊诡的是,改造得好的陈长捷早释放文革自杀,顽固的文强最后才放活到了新世纪,更坏的终老离岛。所有固有黄维“革命不如不革命,小反革命不如大反革命”之说。中共为国军将领们造了一个永难再现的乌托邦,牛奶猪肉细粮中灶无饥荒无反右无文革。墙内无忧细读资本论,墙外红旗招展举世疯狂。如果说将领们被改造,也顶多是一种文化的感召而已——宽容,别的没有了,因为别的现在看来都是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