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環境學

媒介環境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林文剛 Casey Man Kong Lum
出品人:
頁數:374
译者:何道寬
出版時間:2007
價格:45.00元
裝幀:16開
isbn號碼:9787301128671
叢書系列:媒介環境學譯叢
圖書標籤:
  • 傳播學
  • 媒介環境學
  • 何道寬
  • 林文剛
  • 媒介
  • 媒介生態學
  • 傳播
  • 技術哲學
  • 媒介環境學
  • 傳播學
  • 媒介理論
  • 環境與技術
  • 文化研究
  • 數字媒體
  • 媒介形態
  • 信息社會
  • 社會變遷
  • 認知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媒介環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用紀傳體的方式描繪並評價瞭十多位媒介環境學的先驅、奠基人和代錶人物,包括尼爾·波斯曼、路易斯·芒福德、雅剋·艾呂爾、馬歇爾·麥剋盧漢、哈羅德·伊尼斯、詹姆斯·凱利、本傑明·李·沃爾夫、蘇珊·朗格、沃爾特·翁、伊麗莎白·愛森斯坦等。

《媒介環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介紹瞭媒介環境學的基本理念、理論和主題,闡釋瞭文化、技術與傳播的關係,展現瞭上述理念産生的社會、政治和思想背景,同時指明瞭媒介環境學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林文剛(Casey Man Lum),在美國紐約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威廉·帕特林大學教授,美國媒介環境學會副會長,著有《尋找自我:卡拉OK與美籍華人身份認同構建》(In Search of a Voice:Karaok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等書。

他的研究領域涵蓋媒介環境學、傳播研究思想史、全球媒介研究、媒介與教育、亞洲和美國亞裔媒介及文化研究等。他是美國媒介環境學會的創始人之一。

目錄資訊

林文剛之中文版序
何道寬之中文版序
編者謝辭
作者介紹
第一章 緒論:媒介環境學的思想沿革初探
1.1 媒介環境學的曆史述略
1.2 作為一個學派的媒介環境學
1.3 媒介環境學的史前史
1.4 媒介環境學初期的製度構建
1.5 研究作為環境的媒介
1.6 媒介環境學深層的理論命題
1.7 媒介的曆史分期
1.8 本書組織結構
第二章 媒介環境學的人文關懷
第三章 劉易斯·芒福德與技術生態學
3.1 芒福德的著作和生平
3.2 芒福德的技術曆史分期
3.3 芒福德的技術有機論
3.4 芒福德對“王者機器”的批判
3.5 芒福德的生態倫理觀
第四章 雅剋·艾呂爾:技術、宣傳與現代媒介
4.1 艾呂爾小傳
4.2 技術至上、宣傳和媒介
4.3 艾呂爾與媒介環境學
4.4 對艾呂爾及其著作的批評
4.5 進一步探索的建議
第五章 艾呂爾:神學研究的對照法
5.1 對照法
5.2 城市的意義
5.3 巴特的新正統神學教義
5.4 技術手段的勝利
5.5 伽利略的遺産
5.6 通過宗教實現社會振興
5.7 必然性與墮落
5.8 結語
第六章 哈羅德·伊尼斯的媒介環境學遺産
6.1 通嚮政治經濟學的道路
6.2 傳播史
6.3 時間、空間和口頭傳統
6.4 知識壟斷和文化批評
6.5 伊尼斯對媒介環境學興起的持久影響
6.6 結語
第七章 馬歇爾·麥剋盧漢:現代兩麵神
7.1 不太被看好的冉冉明星
7.2 新媒介時代
7.3 作為環境的媒介
7.4 風格與實質
7.5 通感
7.6 媒介冷熱
7.7 口語的再現
7.8 非綫性因果關係
7.9 中心與邊緣
7.10 媒介環境學的集大成者
第八章 尼爾·波斯曼與媒介環境學的興起
8.1 電視和英語教學
8.2 第一階段:語言和教育
8.3 第二階段:媒介環境學的興起
8.4 第三階段:過渡期,《技術壟斷》
8.5 第四階段:迴歸教育研究
8.6 波斯曼媒介環境學的四大主題
8.7 結語
第九章 詹姆斯·凱利:尋求文化平衡
9.1 生平
9.2 研究方法
9.3 文化之重要
9.4 技術與社會
9.5 經濟學與傳播學
9.6 新聞的特殊問題
9.7 結語
9.8 謝辭
第十章 符號、思想和現實:沃爾夫與朗格對媒介環境學的貢獻
10.1 相對論之根
10.2 沃爾夫和語言相對論
10.3 朗格和經驗的符號轉化
第十一章 蘇珊·朗格的心靈哲學:媒介環境學的一些潛在命題
11.1 朗格的主要著作
11.2 朗格的錶達性媒介理論:八大命題
11.3 下一步走嚮何方?
第十二章 口語—文字定理與媒介環境學
12.1 宏觀理論:社會主導媒介
12.2 微觀理論:聲音、書麵文化和作為信道的視覺形象
12.3 口語—文字定理的平衡
第十三章 印刷術及其對文化與傳播的影響:媒介環境學的詮釋
13.1 初步考慮的問題
13.2 普及文化
13.3 宗教改革
13.4 民族主義
13.5 科學轉型
13.6 個人主義與民主
13.7 結語
第十四章 編後絮語:媒介環境學的未來傳承
14.1 媒介環境學會的成立
14.2 媒介環境學者下一步的任務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譯者後記
譯者簡介
圖錶
7.1 麥剋盧漢父子《媒介定律》四元律示意圖
7.2 四元律:繪畫中的透視
7.3 四元律:復印術
7.4 四元律:廣播
7.5 四元律:麥剋盧漢的媒介定律
11.1 蘇珊·朗格行為本位的心靈/身體/大腦示意圖
11.2 朗格行為形式四階段概念示意圖
11.3 皮爾斯符號分類法
11.4 象徵性符號意義裏成分和關係的邏輯結構
11.5 人造物與人的行為參與互動的三元結構
11.6 以蘇珊·朗格錶徵性符號論為基礎的符號分類法
11.7 鮑威爾斯傳播學思想架構分層模型
11.8 鮑威爾斯分層模型細部詳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媒介生态学虽然有媒介决定论色彩,但是其研究视角却不局限在媒介。虽然它是传播领域的研究,它却不纠结在媒体本身。媒介生态学采用泛媒介视角,无论是传统概念上的媒体,还是广义上的传输工具,只要是信息的载体,具备记录与传播信息的功能,在媒介生态学家眼中就是媒介。 媒介...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些艱深,不太適閤入門,蘇珊朗格部分沒有讀懂。更加意識到自己西學功底之薄弱,亟需補課

评分

教科書

评分

媒介生態文集,不同作者文風和重點都不一樣,以及要變成蘇珊朗格黑瞭ˊ_>ˋ

评分

教科書

评分

一本全景式的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