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uer)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登山家。亲历1996年珠穆朗玛峰山难后,他在《户外》杂志发表的分析报道(后来扩展为本书)获“美国国家杂志奖”。
除了本书,乔恩·克拉考尔还著有《荒野生存》、《艾格尔山之梦》和《天堂的旗帜下》等。其中《荒野生存》出版后,长踞《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达两年以上,为他赢得杰出探险类作家的赞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纽约时报》等一线媒体争相报道,在美国主流社会刮起阅读、讨论旋风。1990年5月12日,一个出身于美国东海岸富裕家庭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了,他对父母说:“我要消失一段时间。”
1990年10月,有人在 米德湖国家度假区发现了一辆黄色达特桑,车主却不见踪影。
1992年4月28,一位司机遇到一个搭便车的年轻人,说他要去阿拉斯加。
1992年9月6日,几名猎人在阿拉斯加荒野中一辆废弃的公交车内发现一具尸体,没人知道他是谁,来自何处,为什么在那儿。
是什么让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大好前途、离开爱他的家人,孤身一人走进荒野?
如果金钱、名誉和安稳的生活都不能给我们幸福,究竟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从13号到21号,看了5遍多的片子,是的,一周的时间几乎都在看这个片子,这部惊心动魄但异常真实的片子,就算再高明的作家或者编剧大师,都编不出这样一个完美的故事,因为它真实,真实地让人害怕。我被这个故事彻底震撼了,虽然有人说原著比电影要好,我没有看过原著,但通过...
评分电影的开始说了拜伦的一首诗: There is a pleasure in the pathless woods; There is a rapture on the lonely shore; There is society ,where none intrudes; By the deep sea, and music in its roar: I love not man the less ,but Nature more. ...
评分在一个午夜看完了《荒野生存》的电影。如果是用“阿拉斯加之死”这个名字,我想我的内心不会如此波澜壮阔,“荒野生存”让我充满了希望去度过两个多小时,直到最后一秒,屏幕渐黑,泪眼婆娑,还不愿确认克里斯的死亡。 拿到书的时候,有一点点的失落,因为在我心里,只有一本厚...
评分——“无人理睬,但他快乐而内心狂野,他孤单、年轻、人性而又狂放,独自置身荒野中,周围是暴风雨的天空、含盐的海域、丰富的贝壳和海藻以及灰蒙蒙的光线。” 阿拉斯加,荒凉。广袤。人迹罕至。 处处潜伏危险。地理环境恶劣。寒冷。食物匮乏。是尚未被物质世界侵袭的原...
评分错字、漏字都不计较了,整本书设计都太失格调,从封面到封底,没能找到一页上眼的,出版社还自吹自擂弄个了“小红帽”,唉~~。最不解的是,居然在首页来上个“成就商业阶层事业与生活的梦想”的口号,湛庐文化纯SB!!!
比起喜欢山的人更偏爱喜欢海的人,感觉喜欢山的人都容易走极端而喜欢海的会更宽广。电影更多的在描写他的理想主义,而书给出了更多生活化的实际的细节。读完才看到译者,= =自个儿写的那本书已经够可以了还凑啥翻译的热闹,要不是图书馆只找到这一版,排版设计和纸张简直丧心病狂!
评分这个是最新出版的,在图书馆翻到看了第一章就爱不释手,花了几个小时一口气读完。我不知道主人公是否真实存在,不知道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但是我宁愿一无所知,只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勇敢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评分自由与勇气。
评分看了一半,太絮叨了,没有空气稀薄地带好看
评分献给出版社。。怎么会这么恶心!!而且,怎么说,翻译不再有上次那种阅读的激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