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慶,男,1959年9月生,湖北沙市人,醫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醫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華醫學會醫學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學會醫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醫學與哲學》雜誌副主編、《中國科技史雜誌》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現代醫學史、醫學社會史、醫學思想史、生命倫理學史、醫學人文教育比較研究等。
首先,醫學史是考察醫學的曆史,這裏包括瞭疾病的曆史變遷、醫學觀念與技術的演化,因此需要對醫學有基本的瞭解;同時,所有的醫學活動都是發生在曆史語境中,不熟悉曆史、哲學、宗教等就難以正確地評價醫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醫學史是對醫學的總體評述,需要有哲人的洞察力以及能鑒賞不同醫學傳統的情懷,需要明瞭醫學的社會功能。最後,醫學史是in the presenI,wjth the past andfor the future,學習醫學史需要關注現實問題,以曆史之眼光來審視現實,以未來之理想來改變現實。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14講就夠瞭;2012年12月在當當購買
评分探索醫學原本的追求,也許尋訪先賢是一條捷徑。現代生物醫學模式傾嚮於重視實驗室裏的成果而非患者的感受,把患者當做疾病的生命容器,也喪失瞭當初明確的指嚮,成為填補對於“健康”不切實際的欲求的工具。曆史讓人反思,也給我們資源。
评分事實是我隻翻瞭下第十三講
评分事實是我隻翻瞭下第十三講
评分哎呀有點兒泛泛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