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1953年生,辽宁锦州人。1982年进藏工作,并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小说集《西海无帆船》、《冈底斯的诱惑》、《虚构》,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等。马原的作品大多吸收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的长处,在叙述形态和时空处理上显示出自己的特点。作为新潮小说的代表作家,马原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此前,从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到寻根文学,作者大多仍处于要"交流一点什么"、"说什么"的冲动之中,而马原则把创作的重心转向了"怎么写",在小说的叙事策略、叙述语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实验,从而在一个历来缺乏形式感的国度里唤起了形式自觉,引发了一场小说叙事革命,向传统的文学观念和传统的审美习惯作了无声却强有力的挑战。
>那个曾经写小说的汉人 我着手构思这篇关于马原的文章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而有趣的现象——即很难做到对其经典篇目有效率的复述和概括。当具有适度谨慎精神的读者,试图跳出马原设置的“语言圈套”,抽离出故事的主要脉络时,很可能会发现整个事情并不比一双码在岸边...
评分一、叙事的诱惑:痴迷于形式的阐释链 1985年2月,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在《上海文学》发表。从小说的第一节到最后一节,叙述的视点不停切换,一、二、三人称反复交替,情节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本就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变得更加难解。即使放在今天,这篇作品大概还能靠奇特...
评分主线为不相干的三个故事。猎熊、看天葬、双胞胎的传奇故事。经典的先锋文学代表作,打破传统小说手法。了解先锋就从读这本开始吧。挺喜欢的。
评分对马原的这种元叙事的手法,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适应。 但可以通过这本书,对这种写作手法有一些了解。 写西藏的作家很多,在马原之前,在马原之后,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寻常的写作手法,让马原笔下的西藏有一种若隐若现,似梦非梦的迷幻感觉。 突然死去的人物,突然就不了了之的情...
评分形式大于意义的元叙事运用
评分我得承认我没读懂
评分岡底斯的誘惑!
评分亦真亦幻,多条叙事,每个故事总有意外发生。
评分气韵酣畅,读起来有爽快之感,写作时手法多样,不拘于成规,故事有意思,但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触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