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霍桑 美国 小说 美国文学 宗教 重读名著计划 罪恶 爱情
发表于2025-02-04
红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霍桑开始是以短篇小说家著称的,诚如第一个自觉地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提出短篇小说创作理论的爱伦·坡(1809—1849)在《评霍桑的(复述的故事)》一文中所说:短篇小说的创作过程是由作家“精心设计了某种希冀的单一效果;于是他编制情节并将其连缀起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定的效果。”美国堪称短篇小说的王国,在开创这一体裁上,霍桑和爱伦·坡同样功不可没。
霍桑曾在作品中多次声明,他写的不是小说,而是“罗曼史”。用我们今天惯用的文学术语来说,就是他写的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浪漫主义小说。我们姑且不去争论这样分类的概括性与各自的定义,但无论如何,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客观描绘,浪漫主义则侧重于主观抒发。在霍桑看来,创作“罗曼史” 时,也就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作者的想象力,而不必拘泥于现实。他这样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不愧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开创者。
霍桑还进一步把他的“罗曼史”称为“心理罗曼史”,这足见其对心理描写的重视。他之所以重心理描写,一方面固然受时代和宗教的影响,将精神和灵魂混为一谈,认为灵魂既然有善恶,有爱恨,有罪孽,就应该揭示出来,以达惩恶扬善、颁爱抑恨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举止终有其心理依据,如不进行心理挖掘,人物只能停留在表象上,必然显得肤浅。对于惯于阅读我国传统的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读者,或许会觉得其故事节奏过于缓慢,但他却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
爱默生在论述自然的本质时提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象征物”;霍桑也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仅仅是假象,其“灵性”才是本质。因此,在霍桑的作品中,一景一物都有其比喻象征的含义。当年,英国作家威廉·朗格伦在《农夫彼尔斯》(1362)和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1678—1684)这类宗教小说中,就曾把七大罪恶或人的品德变成具体人物登场。这种把抽象概念人格化并用来直接给人物命名的写法显然比脸谱化更为原始和粗糙。霍桑的象征比拟笔法却另辟溪径,况物写景不仅配合抒情和渲染气氛,简直本身当真有“灵性”,成为故事的参与者,缺了便会显出不足。这一手法当即为麦尔维尔所效法,经过爱伦·坡的推崇,转而被法国的波德莱尔进一步发扬,遂开创了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流派。就此而论,称霍桑是象征主义的奠基人并不为过。
2019005 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适合于鸿篇巨著。《红字》篇幅太小,用事无巨细的笔调就像大人穿小衣一样难受。霍桑的叙述缺乏耐心,好多地方有僭越读者的嫌疑,这也可能是她那时的普遍习惯。也看得出来,霍桑擅长写人物心理,而对情节和人物言语的写作能力比较差。这个故事到雨果手里就大不一样了。
评分2013.11.13.在地铁上读完了。说实话,这本书(花山文艺1996年版)翻得真不怎么样,纸张、印刷和装帧就更谈不上。不过,还是被其中的几个场景打动:开篇牧师审问吉斯特,该是怎样的纠结?结尾牧师在绞刑台上的告白,出乎意料之外。还有密林中幽会,州长家中忽然亲吻牧师的珠儿……明朗、简单的故事,黑暗、痛苦的挣扎。红字,其实烙在所有与之相关的人身上,吉斯特、牧师、奇灵沃思都不能置身事外。
评分心理描写非常棒,就是那个年代的教权统治太可怕了,严酷且虚伪,摧毁人性。比较悲观主义,就算最后得到了解脱也是以生命为代价。可惜了这俩人,如果是俩普通人,应该会很不错的过一辈子。
评分2013.11.13.在地铁上读完了。说实话,这本书(花山文艺1996年版)翻得真不怎么样,纸张、印刷和装帧就更谈不上。不过,还是被其中的几个场景打动:开篇牧师审问吉斯特,该是怎样的纠结?结尾牧师在绞刑台上的告白,出乎意料之外。还有密林中幽会,州长家中忽然亲吻牧师的珠儿……明朗、简单的故事,黑暗、痛苦的挣扎。红字,其实烙在所有与之相关的人身上,吉斯特、牧师、奇灵沃思都不能置身事外。
评分2019005 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适合于鸿篇巨著。《红字》篇幅太小,用事无巨细的笔调就像大人穿小衣一样难受。霍桑的叙述缺乏耐心,好多地方有僭越读者的嫌疑,这也可能是她那时的普遍习惯。也看得出来,霍桑擅长写人物心理,而对情节和人物言语的写作能力比较差。这个故事到雨果手里就大不一样了。
人能够形成原罪的观念后,马上就求助于对心理的隐秘——或者,用分析的语言说,压抑就开始了,任何被隐藏的秘密东西都是一个秘密,保持秘密就像心理上的一幅毒剂,它使保密的保有者与集体疏远,这种毒剂在小剂量的时候可以是一副无价的良药,甚至是人格分化的必要准备. 情况确...
评分在《十日谈》里,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想信仰上帝,不远千里找到了一个她崇拜着的教士,想让他作为引路人,那个教士对她进行的宗教教育不是从《圣经》开始,而是从人体构造开始,他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托马斯一样,果断地对那个少女说了一句“脱!” 少女发现自...
评分在西方经典文学中,霍桑的《红字》也许占不到太重要的地位,但是事隔多年,我对这本小说难以挥去的念念不忘,便到网上下载了文档版本,花了一些时间重读了一遍。 大学的时候读了不少小说,对这一本印象深刻,然而具体当时是什么感受却已无迹可寻,只是隐约记得对小说的结局扼腕...
评分在《十日谈》里,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想信仰上帝,不远千里找到了一个她崇拜着的教士,想让他作为引路人,那个教士对她进行的宗教教育不是从《圣经》开始,而是从人体构造开始,他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托马斯一样,果断地对那个少女说了一句“脱!” 少女发现自...
评分在《十日谈》里,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想信仰上帝,不远千里找到了一个她崇拜着的教士,想让他作为引路人,那个教士对她进行的宗教教育不是从《圣经》开始,而是从人体构造开始,他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托马斯一样,果断地对那个少女说了一句“脱!” 少女发现自...
红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