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

牛棚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季羡林(1911—2009),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字希逋、齐奘,山东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后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后荣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亚非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长。一生致力于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上颇多建树,成为我国当代学贯中西、声望卓著的大师。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马尚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59.00元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7513527347
丛书系列: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历史 
  • 传记 
  • 文革回忆录 
  • 英文 
  • 现当代文学 
  • 中国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牛棚杂忆(汉英对照)》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本回忆录,其内容包括我的母亲、我的教师、叫我老头子的弟妇、请我自己想法子的弟妇、使我心疼头痛的弟妇、我的奶娘、我的同班、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的太太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牛棚札记是一本我很快就看完的书。 季羡林先生很有名,但是他的大作我还没有拜读过。太过高深,不敢靠近。 然而《牛棚札记》就是一本随读,娓娓道来,一个老人家平静的回顾自己所经历的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没有抱怨,没有愤怒,没有控诉,只是如实的记录,写的人很平静,读的...

评分

文革是新中国的耻辱,正史不愿多提,而当年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大多已成为冤死鬼,没能撑到今天,侥幸存活者,哪里还敢做声。那些红小兵对自己的劣迹当然更不愿多提,因此关于文革最残酷部分的回忆录存世的很少。 但季羡林不愧是牛胆包天,当年他因为多嘴跳出来惹了祸...  

评分

季羡林。名字给我带来的反应仅仅锢于“国学大师”的称号。到底到什么程度脑海中却无可挖掘的了,就像地下勘探队遇到了坚硬的花岗岩。说来是有一番惭愧。 自诩喜欢读世相书,也自诩要读遍天下好世相书。 在不少书中有过对文革的只言片语的描述,对于那十年的浩劫,也可窥见一斑...  

评分

让我踌躇阅读的一本书。 字里行间透出的匪夷所思和腕骨之痛在季老“风趣自嘲”的笔锋下喷涌而出,甚至中间部分章节的重复描述都能体会出老人那种情不自禁的悲痛和彷徨。虽然读过《血色青春》系列并听过老一辈关于昆明当时的种种“禽兽现象”,但季老的这种幽默平...  

用户评价

评分

每个大家都有一种自嘲的语气。

评分

太可怕了。 派性,强加于“反动人士”头上的,冠冕堂皇的磨难,真是荒谬至极。更荒谬的是,当时实实在在成为主流想法,让那么多人遭受深切的磨难。 总觉文革开展之后,大部分群众都被哪一种情绪感染者,被“反动”激昂着。这样的情绪不陌生,我也曾在网络上为了攻击而攻击,找一些捕风捉影的文字,只要能稍微支持我的观点,就感到非常开心,全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是好是坏。 想到这里也稍微理解了一些文革时期的狂乱,也决心以后不要轻易做这种情绪化的攻击。 季先生在文中的一些语言习惯很有外语痕迹,想“骆驼穿过针眼那么不容易”等等,挺有意思的。

评分

太可怕了。 派性,强加于“反动人士”头上的,冠冕堂皇的磨难,真是荒谬至极。更荒谬的是,当时实实在在成为主流想法,让那么多人遭受深切的磨难。 总觉文革开展之后,大部分群众都被哪一种情绪感染者,被“反动”激昂着。这样的情绪不陌生,我也曾在网络上为了攻击而攻击,找一些捕风捉影的文字,只要能稍微支持我的观点,就感到非常开心,全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是好是坏。 想到这里也稍微理解了一些文革时期的狂乱,也决心以后不要轻易做这种情绪化的攻击。 季先生在文中的一些语言习惯很有外语痕迹,想“骆驼穿过针眼那么不容易”等等,挺有意思的。

评分

每个大家都有一种自嘲的语气。

评分

遭际诚堪哀愍,格局略偏狭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