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来梵
法律学人。福建人,白羊座。早年曾负笈东瀛,先后在香港城大、浙江大学供职,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法学》主编,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在国内外出版过著作若干。平时以“往返于书斋与学堂,出没于现实与理想”自况,并偶作现代诗自误,感慨最深的一句为:“憔悴的人还在返回语言的途中。”
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内部容易产生叛逆的学问。当今中国法学中就存在着一种特别的品流,它游移于“人文”与纯正的“法学”之间,既倡言现代法治的精义,又寄托了传统文人的情怀,堪称“文人法学”。
本书就裒辑了清华大学林来梵教授多年来所撰写的一系列颇具这种风味的文章,均为其学术随笔中的精选之作。各篇文笔清奇,理趣并蓄,许多篇什在章法上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但最后话锋一转,一语切中要害。
这也是一册立意隽永的法律人文读物。但凡关心中国法治的命运,又或不乏人文的情怀的读者,均可偷闲一读。
在中国,搞学问是较为尴尬的事情,很多皇皇正论因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未必能见诸于世。于是,学术随笔开始大行其道。考其缘起,大抵古时文人为之更甚。古人为文,多属于业余爱好,为官才是本行。所以,除了奏章、策论之类算是所谓的经民济世之学术正论外,余皆可归入广义的“...
评分购得林来梵老师的第二本随笔集《文人法学》,挑灯一口气读完,觉得很有意蕴,这种意蕴表现在:第一,围绕规范法学的严肃学术思考点展开却语言灵动,每每在诙谐处让人不禁莞然,在灵感处让人击节。虽然是学术随笔集,却有很多学术的含量,可深读也可悦读,此为难得之一。第二,...
评分在中国,搞学问是较为尴尬的事情,很多皇皇正论因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未必能见诸于世。于是,学术随笔开始大行其道。考其缘起,大抵古时文人为之更甚。古人为文,多属于业余爱好,为官才是本行。所以,除了奏章、策论之类算是所谓的经民济世之学术正论外,余皆可归入广义的“...
评分近来不愿熬夜,尝试着起早。既起得早,本应找点重要的事干,但看见书桌上,昨天才到货的《文人法学》,还是不免迟疑了一会,还是先消遣消遣,再干正事。这所谓正事,对于工作以学问为目标的教师而言,也不过是读书,但何以读《文人法学》说是消遣,而一般正经著作说是受累呢?...
评分书评的由来 -- 三年前师兄主持报刊法制专栏, 广邀师兄第们踊跃投稿畅谈香港法治感想,我不假思索地约稿请缨,师兄也算雅量,不仅表示欢迎,还应允在他审稿后考虑发表。而后的日子里,我变顾虑无限,比如文学素养太差,法学功底太低,生活阅历太浅,社会阅历太轻,何以大言不惭地发...
补标,老林是可爱。最喜欢畑中先生那篇,反复读过数遍还是会在结尾处流下眼泪来;有些文章太酸、太大俗大雅了,我不是个文人,是个粗人吧,欣赏不来。既然是“文人”法学,那我也“文人”般矫情地说一句:总体来讲,不太对胃口!
评分兼有学识和文笔。规范主义一章最好看,对“政治宪法学”的批评直中要害。
评分兼有学识和文笔。规范主义一章最好看,对“政治宪法学”的批评直中要害。
评分补记,大一上,宪法学期末复习时看完的。主要是随笔,从中可见梵师丝毫不吝惜对如花似玉的女性的赞美,可谓相当坦诚了。
评分纪念恩师一篇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