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走过1968年,走过1989年,走过2011年,从埃及到华尔街的抗议,人们还在继续寻求那个想象的乌托邦……没有人有乌托邦的答案。重要的是,对于这些问题,对于这场变革的方向以及明天的具体样貌,每一个人都将是关键的参与者,都会是时代的改变者。
在本书中,来自台湾的多面手评论家张铁志,以一贯的睿智理性的批判笔调,挑战既成的政治、商业与文化权力,强调个人抗争和参与对时代改变的作用与意义。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台湾民主化历程及其当代问题的回顾与评论,尤其关注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曲折与艰难,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视角厘清大陆对台湾转型的部分误读;第二部分将视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关注反叛文化与社会运动的结合,无处不在探问时代正怎样改变,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只看了第二部分。不算是常识和启蒙的书籍。 一点笔记: logo代表的品牌会不会成为新的类似民族主义场所,社会公民的空间如何得到保障? 选举主义的谬误 ——威权下的选举? ——不民主的民主是否还是民主? ——没有公民社会暂时的民主是否还是被选举出来的政治精英吞噬? 网...
评分 评分* cough *) 这不是一篇正经书评 (* cough *) 在去年香港达明一派演唱会之前,我一度以为张铁志是个乐评人。在那场演唱会上出柜的黄耀明在 facebook 调侃当时邂逅钟楚红的张铁志:「嚴肅樂評:時評人都難過美人關」。 张铁志既是个乐评人,也是个时评人。台湾还有一个这样的...
评分 评分* cough *) 这不是一篇正经书评 (* cough *) 在去年香港达明一派演唱会之前,我一度以为张铁志是个乐评人。在那场演唱会上出柜的黄耀明在 facebook 调侃当时邂逅钟楚红的张铁志:「嚴肅樂評:時評人都難過美人關」。 张铁志既是个乐评人,也是个时评人。台湾还有一个这样的...
没有了其在《声音与愤怒》里的犀利与深刻,大多数文章显得过于蜻蜓点水,平淡无味;而且限于随笔合集的出版形势,很多论述显得重复、缺乏系统性。在上半部分谈台湾民主化的内容里,感觉对国民党的历史评价过低,不符合客观事实;下半部分谈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部分,则感觉信息量太低。张老师作为乐评人,要比作为时评人出色得多。
评分回到家就看到自爆新闻 不知张老师如何看待如此这般不民主
评分来自新自由主义者的反思。时代正在改变,方向却远远未明朗。
评分前半讲台湾政改的还行,后面就太学术了,看得头疼
评分回到家就看到自爆新闻 不知张老师如何看待如此这般不民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