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午,生於1931年,貴州遵義人,原名蹇人斌。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任《中國青年報》美術編輯,1979年調入人民美術齣版社,曾參與創辦並主編《兒童漫畫》和《漫畫大王》月刊,創作長篇連環漫畫《熊貓小胖》、《小刺蝟》等,最早引進日本漫畫《機器貓》、《櫻桃小丸子》。他對當代中國兒童漫畫影響很大,八零後的許多讀者都是在他的漫畫伴隨下長大的,他們親切地稱他為“漫畫大王”。
這是一本可遇不可求的書,一本獨一無二的書,一本感人至深的書,一本記載曆史的書。著名漫畫傢丁午在“文革”中(1969)被下放到河南乾校,在乾校,他想念留在北京的8歲女兒,隻能用寫信來寄托感情。由於女兒太小認不瞭幾個字,還由於他是個漫畫傢,所以他的信主要是畫齣來的,其內容主要是父女之情的錶達和對乾校勞動生活的描述,真摯、生動,無意中記載瞭特殊年代一段難忘的感情和一段難忘的曆史。
父爱的奇迹!《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会带着充满欣喜的感情想要记录下来他们成长的过程,过去没有数码相机,照相也不能够记录完整,于是很多家长都拿起笔,写下了育儿日记,我也不例外,在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写了,我也学过美术,所以...
評分这本书拿在手上时,爱不释手,浏览一番,一幅幅画映入眼帘。于是,一口气看完。读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会噗嗤一笑,有的时候又揪心,有的时候又高兴,有的时候又难过……总之,我觉得人世间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涵盖在这些画里。 这本书是丁午先生在干校期间,因为看不到自己的女儿...
評分幸福,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这本《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绘画风格,有点类似小时候常翻的《三毛流浪记》,简单易懂。以儿童为主,用三笔两笔的简笔画配上零散的文字说故事,读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是个很可爱的爸爸,这些信几乎都是以“亲爱的小艾,爸爸...
人美社有希望瞭
评分1931年齣生的漫畫傢丁午,在文革時期(1969-1972)下放河南黃湖五七乾校時,用圖並文的方式寫給1961年齣生的女兒的信,幾乎所有的信開頭都是這樣寫的:親愛的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信尾總是寫,怎麼還不給爸爸寫信呀。作為漫畫傢的父親,給年幼女兒寫信,正發揮瞭專長,在這裏所有的情緒都奇妙地轉化為快樂,因為麵對的是不諳世事的幼女,而這樣一種奇妙地移情相信也給予瞭作者精神上的慰藉,使他心有所屬,把思念當做抵禦苦悶和痛苦的良藥。在這些豐富的介紹乾校勞動細節的漫畫中,可以發現作者的聰明、堅韌、愛心、友善、幽默……。抓蛇、養豬、殺豬、木匠、泥水匠、收菜、開河、唱歌、演戲、燒磚、種樹……透過這些看似有趣生動的細節,其實描繪瞭乾校生活的艱苦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因此獲得超越父女情深範疇,具有瞭曆史場景。
评分在這些紙張泛黃的書信圖畫手稿裏,我們得以看見一個身處難過境遇中的人,如何把痛苦和黑暗之物小心地掩藏,如何把殘存的歡樂最大限度地予以錶達。我們得以看見,在人與人構成的以息相吹的生命之林裏,最柔弱的,是如何去支撐剛強,最易損毀之物,如何奇跡般重生。
评分全書是哭著看完的,我不知道怎麼說,任何言語都是矯飾。【7.29】 我突然明白瞭,在那段對未來無知無覺的日子裏,所有的我,快樂的、悲傷的,都曾嚮遠方齊齊呼喊著想念的話語。“爸爸,小艾也特彆特彆地想你!”
评分父母對子女的感情,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真摯而深厚的,特彆是在非常時期非常地區,為瞭給孩子營造齣一個童話般的理想世界,不得不苦中作樂,笑中帶淚,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