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ory of Ruins

A Story of Ruin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出版者: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作者:Wu Hung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2-7-22
價格:USD 60.00
裝幀:Hardcover
isbn號碼:978069115502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巫鴻 
  • 中國 
  • 英文版 
  • ~巫鴻 
  • WuHung 
  • 藝術史 
  • 英文原版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his richly illustrated book examines the changing significance of ruins as vehicles for cultural memory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Leading scholar of Chinese art Wu Hung shows how the story of ruins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but connected to "ruin culture" in the West. He investigates indigenous Chinese concepts of ruins and their visual manifestations, as well as the complex histor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alyzing a broad variety of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visual materials, including painting,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prints, and cinema, Wu also embraces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 from indigenous methods of recording damage and decay in ancient China, to realistic images of architectural ruin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to the strong interest in urban rui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shown in the many artworks that depict demolished houses and decaying industrial sites. The result is an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t, as well a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global art history.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第一章:废墟的内化 首先,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废墟,直到圆明园遗址的出现。即一个典型的西方废墟:亘古永恒的石头(石质有纪念碑性)与丛生的杂草。 中国的废墟更在于丘与墟。 丘指一种往昔的建筑的存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这个意向在很多古诗与画中都...  

評分

论文杂集,总给人缺乏诚意的感觉,也是最贵的一本。巫鸿老师的书我基本都买了。这本书是我买的最新的一本,但是东西是最缺乏诚意的一本,内容却不新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远不及《礼仪中的美术》和《时空中的美术》两本,当然也不及《重屏》给人的启发和新意。恕我冒犯,我真的不...  

評分

第一章:废墟的内化 首先,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废墟,直到圆明园遗址的出现。即一个典型的西方废墟:亘古永恒的石头(石质有纪念碑性)与丛生的杂草。 中国的废墟更在于丘与墟。 丘指一种往昔的建筑的存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这个意向在很多古诗与画中都...  

評分

西方的建筑多为以石为材,能够长久的保存;而中国的建筑多以木为材,在历史的长河中,即便不是已经坍圮消失,只剩下土丘一般的地基;就是历朝历代不断改建,原有的面貌也难以存留; 这一点于我有非常直观的感受,我去英国,去意大利,带给我最强烈的文化冲击,就是来自于留存的...  

評分

一个废墟的故事。废墟这个概念在中国美术史的故事。2000年左右,国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和废墟有关。废墟艺术的潮流延续不断,标志现代美术的曲线。 在场与缺席。不是绝对的。潜规则是在场与缺席的悖论。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真的事实存在吗?语言的真正含义和潜台词。西方对中国...  

用戶評價

评分

An interesting 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s very Panofsky...

评分

An interesting 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s very Panofsky...

评分

An interesting 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s very Panofsky...

评分

四星半吧,第一二章可能不是他的最重點,但是看得很舒服,尤其是18、19世紀那些關於塔的繪畫的闡釋,關於war ruins和picturesque ruins的互補關係闡釋得太棒。

评分

大過年的看ruins這種主題也就罷瞭,這是學術批評還是散文?為啥巫先生寫作風格這麼expressionistic?random associationist說的不就他嗎?我還是搞不懂藝術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