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

唐宋词十七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嘉莹(1924一),北京市人。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始在台湾地区高校任教,1969年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先后曾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中国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2002年香港岭南大学授予其“荣誉文学博士”。

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顾问兼北京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名誉主任。

著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著作。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 叶嘉莹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1
价格:CNY 6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14919
丛书系列:迦陵讲演集
图书标签:
  • 叶嘉莹 
  • 诗词 
  • 古典文学 
  • 古典诗词 
  • 唐宋词十七讲 
  • 诗歌 
  • 文艺评论 
  • 中国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本书为国学大家叶嘉莹教授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纪录。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本书的最后,叶嘉莹先生给出了自己最简练的总结——词是一种“要眇宜修”的文学体式,容易引起读者丰美的联想;以联想说词的方式,则大致可分为二大主流,一派是以“比”的方式,用“语码”的联想来说词,可以以张惠言为代表(最具样本代表意义的词人是温庭筠);一派是用“...

评分

朝花夕拾。 与中国文字最亲密的接触还是在初中时候。也曾仔细地裁了纸,订成专门的小本子用来抄写唐诗宋词。也曾读了全部的金庸,爱上台湾作家写的散文和小说,白先勇,吴念真,杨牧,林清玄。自从上大学学了英文毕业进了外企,就只与英文纠缠,抛出如练如素缥缈长袖做登月的桥...  

评分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壹 “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是什么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又说:“修,饰也。”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  

评分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壹 “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是什么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又说:“修,饰也。”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  

评分

《唐宋词十七讲》之经典自不需我多言。今天我要说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如何为敛财而用粗制滥造糟蹋掉这本好书的。 首先是封面。一本标价48元的书竟然没有加塑封,而封面用纸(较薄,有点磨砂和荧光效果,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材料)又是极易沾染污垢的。于是,在这样炎热的夏天里,购...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好几遍。叶嘉莹的词讲的比较基础,真的把你当做什么都不懂的人,谆谆教诲,学会很多。

评分

一打开就停不下来,同她比,当年高中大学的种种文科老师,简直学识浅薄,更有误人子弟。写好词,须正心; 心不正,境必不高。知乎豆瓣上不少人贬斥叶女士,对其号迦陵亦颇有微词,但阅毕其书,亲近其人,我以为叶女士无论事业做人都是完成了的。“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评分

叶嘉莹把词的好处讲得出来,如何欣赏的方法等,值得多读。 授人以渔,不仅授人以鱼。

评分

喜欢这样的讲义,利用阐释学研究文学,哈哈,西方哲学的方法论!写的有深度,有理论的评论,我觉得很受用!我们喜欢评论作者的人格,然后拼论诗歌,利用西方文学理论来分析诗词,也是特色吧!者违反了作品与作者关系!

评分

叶嘉莹讲词的书读多了,会发现很多观点和内容在不同的书里有不少重复,所以如果只推荐一本,我会首选本书,从温庭筠到王沂孙一路娓娓讲来,词的发展演变会有比较清晰的脉络,是开风气之先,还是承上启下,抑或自下溯上,都是一目了然。此外,叶的赏词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注重个人感受结合词人经历,不落前人窠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