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爵士(193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何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In 1975, at the height of Indira Gandhi’s Emergency, V. S. Naipaul returned to India, the country his ancestors had left one hundred years before. Out of that journey he produced this concise masterpiece of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analysis, a vibrant, defiantly unsentimental portrait of a society traumatized by repeated foreign invasions and immured in a mythic vision of its past. Drawing on novels, news reports, and political memoirs -- but most of all on his conversations with ordinary Indians, from princes to engineers and feudal village autocrats -- Naipaul captures India’s manifold complexities.
相比于第一本书《幽暗国度》这本书有很大的不一样。 首先这是一本关于人的书,通过大量的采访以及资料的收集最后组合成书,分不同板块,穆斯林人,锡克人,印度教信徒,女性等不同人物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种采访类的书,作者个人的情感相对渗入的更少,基本是事实罗列,通过事...
评分到了奈保尔印度旅記故事的結尾了“就在前一天,帕里托希說,他們開始拆除這個住了好幾個禮拜的假貧民窟。他相當難過”,我也想說,結束了這趟閱讀之旅,我心裡也有些難過。他和他所見的人們的喜怒哀樂,也成了我的一部分,他們的抗爭省悟也是我在做的,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變革...
评分我喜欢奈保尔。他的尖酸刻薄有时候让也以此自居的我都感觉难以承受。而且他和我一样,“政治上不正确”。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些人认为让一个“对第三世界有刻骨仇恨的新殖民主义者”获奖,是西方的阴谋。颇和很多人对第一位华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评价一样。 最近重翻...
评分出于前段时间对印度的兴趣,我开始阅读奈保尔著名的印度三部曲,希冀通过奈保尔这位出生于印度婆罗门种姓家庭,有着长期西方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印度裔英国人,诺贝尔奖得主的眼睛,窥探神秘的印度。 《印度三部曲之一:幽暗国度》 书名里的“幽暗”一词,奠定了这本书带给我...
评分终于读完了。 奈保尔的这本书长达50万字,共500多页,读起来不容易。它是作者深入印度次大陆的旅行纪录,各色人等纷纷出来讲述自己和先祖的故事。而作者隐身幕后,冷静地记录着各种事实和神话。 它是一卷印度风情画,不只描绘了各邦各城斑斓的现状,也通过受访者之口回溯了印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