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死

理想不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赳赳,诗人,资深传媒人,曾长期担任“记者的家”论坛版主,历任华夏时报记者、楼市周刊主编、广告中心副主任。2004年加盟新周刊,任北京首席记者,现为新周刊主笔。著有诗集《百感交·集》《我不愿被祖国视为英雄》,随笔集《布尔乔亚之痒》《北京的腔调》等。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胡赳赳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3292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媒 
  • 文化 
  • 胡赳赳 
  • 媒介 
  • 新闻 
  • 北京@胡赳赳 
  • 成长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媒介社会的来临是一个全球性的公众话题,媒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浸润到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新的媒介技术的爆发使得人们面临困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因之更近了,还是更远了?MSN、手机、视频、电邮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沟通工具和区隔工具,粘稠度变高的媒介工具正在“拟人化”。本书作者以预见性的勇气,指出“共谋”是媒介社会来临的征兆。该书是创意、广告、营销及大众文化诸阶层人士所需要了解的、来自中国传媒内部的报告。对21世纪的本土传媒和中国现象予以鞭僻入理的分析,并指认出一个深刻的传播洞见:“没有不道德的传播”――在你不愿意接收的信息面前,你可能不赞同,但必须面对和化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这个年代谈理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胡赳赳偏偏就这么做了。在这个人人唯恐不谈升官发财就仿佛被时代给拉下的角落里,作者用他对媒体行业的实践经历和深刻思考串成了一本书,红色的封面和独特的图案设计似乎在提醒人们作者内心的骄傲。专 《新周刊》一直是一本有态度和...  

评分

"1.书店和报摊,就像百货公司与超市的区别;    2.在书店永远觉得杂志不贵;"对于这类描述,我深感赞同,并钦佩作者一语见地。 作者以其犀利的笔法,敏锐的目光,分析了目前的阅读状况,新闻媒介,文化状态等有关中国传媒的各个方面。自从博客,微博,QQ等科技新宠开始介入...

评分

血红色的封面和简洁明了的“理想不死”四个大字让这本书在斑马书店柜台上的书堆中格外出众,简单翻了目录,这确实是一本不得不读的书。 此处的理想,当然是指的新闻理想,自从来到了传媒大学,读了传播学,这个词语就在我生命中第一次出现并且反复出现了。到底什么是新闻理想...  

评分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满脑子都是 新周刊新周刊新周刊…… 翻看了目录后还是很有阅读欲望的 从文字一开始就直指阅读本身,你是如何选择阅读终端的?作者分析每一种阅读终端背后的那段故事或回忆,在浅阅读盛行的时代,怎样阅读?阅读什么? 你每天都在接收各种内容...  

评分

在时下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收获着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资讯。方法其实很简单。今日的媒体早已经潜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此之大的威力,褒贬不一的评价,颇有影响力的存在,也日益引起人们对媒体的关注。 那么对于媒体的定义我们是否知晓呢?根...  

用户评价

评分

内容太快餐了,如果是杂志作品集结那无可厚非,可明明是点评了一下当下的媒介社会状态,可为何2005年的例子都被收录到新书里了。其实,杂志里写写就好了。

评分

胡老师在三亚的红树林送给我的,并签了名。文章很多是截取他博客上的,和杂志里的,过往读过,最深刻的岁月已去。

评分

对浅消费阅读和记者的能力LIST印象颇深。

评分

对于我来说是本垃圾书,内容过时且碎片化,给大一新生看可以,扫盲

评分

对《新周刊》感觉不错,基本上每期都会买。胡赳赳的报道可以(若只视在杂志期间),在这本题目高于内容的“书”里,体现最糟的就是选编的题材杂乱,不系统,也不深入,浅显的比“讲常识都简单”的文章比比皆是。书中最后一个部分是“对话主编”,简直是没有才气的展示。还有那篇对话徐静蕾,放在这本书里,有意思吗?完全不值得一看的书。这本书把理想二字写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