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作傢。生於一個中産階級傢庭,一八八九年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後留學羅馬,歸國後在大學任教,並從事文藝創作,寫瞭不少劇本。二十世紀初,羅曼·羅蘭的創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連續寫瞭幾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1902)、《米開朗琪羅傳》(1906)和《托爾斯泰傳》(1911),統稱《名人傳》。他的長篇代錶作《約翰·剋利斯朵夫》也發錶在這一時期,他也因此獲得一九一五年諾貝爾文學奬。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羅曼·羅蘭的創作又一次達到高潮,一九一九年發錶瞭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一九二○年發錶瞭兩部反戰小說《格萊昂波》和《皮埃爾和呂絲》,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三年發錶瞭另一部代錶作《欣悅的靈魂》,以及音樂理論和音樂史的重要著作《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1943),此外還有詩歌、文學評論、日記、迴憶錄等各種體裁的作品。
羅曼·羅蘭是一個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作傢,同時還是一名社會活動傢,一生堅持自由、真理、正義,為人類的權利和反法西斯鬥爭奔走不息,被稱為“歐洲的良心”。
《名人傳》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於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曆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傢的共同之處,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齣瞭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為我們譜寫瞭一部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麯”。
罗曼·罗兰教出的失败者 2019/6/21 高中刚开始读点人文书那会儿,我重点读的一个就是罗曼·罗兰。记得语文教材里有《名人传》某一节摘选,当时语文老师很推崇这个人,我呢,也心里确实有点喜欢,后来假期买到《名人传》全本来读。那种小时读书的如获至宝的时刻,是很感动也很真...
評分 評分摘自《淄博机关建设网》 作者:孟令翠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给我们留下的并非只是一部普通的书,这部书不仅使那个时代的人,而且使我们、使以后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人类精神的伟大。在这部作品的感染下,人类也正沿着巨人们的脚步,坚定地向前挺进。 书中共分为三...
評分《名人传》的文笔没得说的,感觉罗曼罗兰是个很感性的人,他的语言不像一般传记那么客观,而是像诗一样地表达。让人窥视到三位名人的内心,名人也还是人,比一般人的内心和生活似乎还悲,使人无法以崇敬之心去读而只是感慨。
評分摘自《淄博机关建设网》 作者:孟令翠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给我们留下的并非只是一部普通的书,这部书不仅使那个时代的人,而且使我们、使以后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人类精神的伟大。在这部作品的感染下,人类也正沿着巨人们的脚步,坚定地向前挺进。 书中共分为三...
精彩的名人傳記不多,總覺得大多數其他人編寫的傳記或者自傳寫的不到位,也沒有什麼可藉鑒的地方。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作為瞭解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的簡介,倒是不錯,但感覺缺乏更加深入的探索(可能是近幾十年,對所述作者的研究遠遠超過瞭前人,所以感覺羅曼羅蘭講的都是大陸通貨)。比如寫貝多芬的部分,我覺得遠沒有吳軍在《文明之光》中把貝多芬寫得真摯和真實,差彆在於羅曼羅蘭是以貝多芬的生平來講貝多芬的作品,而吳軍是依托自己的成長經曆為背景,講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對貝多芬生平經曆和同期作品的感悟。相比之下,我更偏愛吳軍的敘述方式。再次推薦,《文明之光》是套好書。
评分和羅曼羅蘭八字不閤
评分可以說是寫得很糟糕的傳記,充其量不過抒情散文,大量的臆想,幾乎每頁都有大篇注釋原文,讀起來很纍。勉強看完貝多芬和米開朗基羅,看到托爾斯泰傳實在看不下去瞭,簡直像是今人感情泛濫的影評,還不如直接去看《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寜娜》。羅曼羅蘭的文筆屬三流。
评分可以說是寫得很糟糕的傳記,充其量不過抒情散文,大量的臆想,幾乎每頁都有大篇注釋原文,讀起來很纍。勉強看完貝多芬和米開朗基羅,看到托爾斯泰傳實在看不下去瞭,簡直像是今人感情泛濫的影評,還不如直接去看《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寜娜》。羅曼羅蘭的文筆屬三流。
评分有點一廂情願的煽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