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
福建长乐人。一九四七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专攻中西洋艺术史研究,亦从事绘画创作。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台大、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创系系主任,警察广播电台「文化广场」节目主持人、时报会馆讲师。近年专事美学教育推广。
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两个超越人类智能极限的天才,
生于同一时代,相差二十五岁。
他们都深知,对方是历史上唯一的劲敌。
五百年过去了,的确,他们还没有找到别的对手。
时代的潮流早已翻了好多翻,
达文西以全人全脑全才通贯过去未来,
米开朗基罗却纯粹以无古人无来者的灵肉圣境艺术绝美,并列不朽。
米开朗基罗漫长的创作生涯,雕塑出人性的狂喜与剧痛。
米开朗基罗相信,创造的手,才是具备生命的手…
如何使我们的手成为创造的手,成为给予生命的手?
本书是蒋勋与米开朗基罗,跨越五百年后的心灵相撞!
创世纪以来,只有一个米开朗基罗。
继破解达西密码之后,请看蒋勋如和破解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无论从美术史还是人文史,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吃石匠家的奶长大”,以雕刻的观念涉入绘画,改写了绘画的历史。他关注人自身的诉求,以饱满健硕的肉体为载体,展现人类理性与欲望的冲突。凹凸有致的肌理,张弛有度的力量,肉体与精神,捆绑者与被捆绑者,米氏...
评分#2017年 第7本书#蒋勋艺术美学系列《破解米开朗基罗》 23岁的米开朗基罗创作了《哀悼基督》,年过70的米开朗基罗创作了《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使雕刻不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时间的延续。多少个时代的人们把他的作品贴上“未完成”的标签,这些“未完成”的作品却是一个...
评分如果人的身体是灵魂的囚牢,那艺术是什么?它是物体的表现,是人的形态体现?然而好的艺术作品就要超越物质本体?只有哲学的世界才能表现艺术的完美?没有答案,艺术的世界都是自我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没有绝对。
评分最难解读是米开朗琪罗
评分谁再给我推荐蒋勋,我就呵呵呵
评分15年1月第一次看;17年7月二刷;18年7月三刷-终于看出了作者的逻辑混乱和主客观不分的风格,也算是进步吧。
评分最难解读是米开朗琪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