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开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2008年1月被聘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别顾问。曾入选美国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经济学的智慧》等书。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茅于轼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
出版时间:1993-9
价格:2.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168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茅于轼 
  • 经济 
  • 中国 
  • 经济学原理 
  • 普及 
  • 经管 
  • 社会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生活中的经济学》共有三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体制。第一篇微观经济学触及到搬家、超级市场、旅游环境、能源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的方面。第二篇宏观经济学中触及到银行、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等美国社会的宏观方面。第三篇经济体制中联系中国当时的发展状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虽然大学的时候学过《经济学》,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记得书缝间那些牛人牛事之外,基本的经济学理论都忘得干干净净了。现如今,感受着西瓜从5毛涨到3块5,大米从1块6涨到2块8,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了,突然觉得应该回头复习一点经济学的知识,温故而知新,钻营一点理财的方...  

评分

除开附录,全书分三篇三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体制。第一篇微观经济学部分,或者是因为成文较早,而讲述的内容已经为当今的我们(至少是我自己)所熟知,总的感觉是这部分“浅出”有余而“深入”不足,更像是一篇美国见闻录(看了豆瓣上的“作者简介”才发现,...  

评分

朱鎔基向邓小平回报工作的时候,邓小平说:我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我听得懂经济。 现在是经济社会,我们碰到的很多经济问题,如果能用经济学原理来就解释,那我们可以把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 平常学经济学理论比较枯燥,但是这个书不一样,它用浅显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  

评分

(序) 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经济十分活跃,在大爷大妈都成群结队泡在证券股票的商业时代里,经济学显得愈发重要起来。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对经济学的知识概念几乎一空二白的我开始阅读《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期望书中的理论能武装到日常生活中来。 经济...  

评分

本书1993年出了第一版,,是茅于轼先生结合自己在国外所见所闻结合经济学思考而成了随便集。收录的44篇文章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部分,从百姓生活中小事的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都有所涉及。虽然出版至今已过去近20年时间,但是书中的内容和观点仍然可以帮...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这本书,又听了他三年前到师大的讲座。一位学以致用的大师。

评分

茅老师80年代在美国的见闻和经济学分析、思考。很多已经成为现实。拿来给孩子做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还是挺不错的。

评分

茅老用通俗语言 和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例子 给你讲解枯燥的经济学原理 祝愿你的研究所越办越好

评分

真正的学问其实就在每天的生活中。

评分

读过的第一本经济学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