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哈佛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专攻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等。
这本书体现了早期的李欧梵。比较关注文学的主体性、作家的精神世界等等,有精神分析的味道。当然,后来“文化研究”一流行起来,这种方法就显得“落伍”了。李欧梵是个比较趋时的人,他是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中,较早关注到“文化研究”的,国内一帮文学研究者知道“文化研究”...
评分作者从阐释文学革命的发生背景开始,继而分析了七个著名的作家:林纾、苏曼殊、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蒋光慈、萧军。这几个作家表面上看起来关联并不大,作者所采取的浪漫角度的解读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十八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浪漫主义,更多的是从作家们的生活方式和个...
评分其实书名叫做早期现代文学的浪漫一代更为确切,因为27年清党之后,政治气氛的严肃使一批温和派浪漫作家都无法乐观,更枉谈浪漫。而进入三十年代后,国运维艰,任何浪漫自诩的作家都无法和社会疏离。 五四后的第一个十年,我认为是中国上个世纪作品和大师集中喷发的黄金十年。西...
评分其实书名叫做早期现代文学的浪漫一代更为确切,因为27年清党之后,政治气氛的严肃使一批温和派浪漫作家都无法乐观,更枉谈浪漫。而进入三十年代后,国运维艰,任何浪漫自诩的作家都无法和社会疏离。 五四后的第一个十年,我认为是中国上个世纪作品和大师集中喷发的黄金十年。西...
评分李欧梵教授的这本早期著作似乎没有中译本,但英文相当流畅,方法也很平实。作者用历史传记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的浪漫作家,背景是19 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具体讨论则是中国作家如何“浪漫”。书中讨论林纾、苏曼殊、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蒋光慈、萧军...
三星半,出现得最多的词是sentiment(al)和emotion(al)之类的,但看完之后感觉始终徘徊在林纾,郁达夫,苏曼殊这类人中的是孤独,但孤独,却确实给了忧郁和情绪以自由。另外读传记批评总是愉快又危险,相对于密集理论来他要更轻松,但也很容易让人沉在八卦和轶事中。
评分三星半,出现得最多的词是sentiment(al)和emotion(al)之类的,但看完之后感觉始终徘徊在林纾,郁达夫,苏曼殊这类人中的是孤独,但孤独,却确实给了忧郁和情绪以自由。另外读传记批评总是愉快又危险,相对于密集理论来他要更轻松,但也很容易让人沉在八卦和轶事中。
评分A superficial knowledge of these big names and big "isms" bestowed status
评分词不难,像看人物生平简介的故事一样。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浪漫”的含义真的只是个人情感的丰沛和敏锐加之对现实的无垢憧憬吗?总感觉应该还有别的才对(•́ω•̀ ٥)
评分词不难,像看人物生平简介的故事一样。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浪漫”的含义真的只是个人情感的丰沛和敏锐加之对现实的无垢憧憬吗?总感觉应该还有别的才对(•́ω•̀ 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