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邊芹
高談
2006
0
HKD117
9789867101037

图书标签: 法國  游记  文学  思想  他方  B边芹  2006   


喜欢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的读者还喜欢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7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寫在出版前 邊芹

幾年前途經日內瓦時,我去看了伏爾泰的故居「樂園」。不到「樂園」不知道這老頭兒多麼迷戀中國。伏爾泰的一生正趕上歐洲開始反省自己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國便被拿去做一面鏡子。當年只有少數幾個遠渡重洋去過中國並且能活著回來的傳教士,將這個遠東帝國的情況轉介過去。資訊經過這麼遠這麼緩慢的跋涉,再加上寫者虛榮心的過濾,細節一路都丟光了,只剩下骨架,也就是說漂亮骨架下面的不精彩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但樣樣與歐洲不同,卻是一目了然的。比如中國沒有一統天下的宗教,更沒有權力比國王還大的教皇,不信教也不會被燒死;還有歐洲人凡事講究血統,從國王到貴族,統治階級都是世襲的,中國卻除了皇帝鐵定由兒子接班,做官則不論出身還得通過科舉考試;再就是中國重農輕商,在啟蒙時代部分知識分子看來,至少比唯利是圖的歐洲社會更符合人的理想;中國要碰到個仁君,老百姓日子就好過,「仁」這個字有歐洲人譯為「人道主義」,那時候就講「人道主義」,絕對是「領先國際」;不像歐洲,國王的脾氣好壞,礙不著百姓的飯碗。如此不一而足。

剛剛站起來反王權、反宗教的歐洲人,一時之間像發現了幸福彼岸一樣看著中國。就像我們在兩百多年後,像發現幸福彼岸一樣看著西方。更有趣的是,原來「先進」的東西又全都變成「落後」的東西,唯恐扔之不及。

那時候,歐洲人想罵政府或罵教會,有什麼不便或不敢說的話,便借中國人來說。可見「借刀殺人」每個民族都在行。伏爾泰是借此路走得最遠的。比如他對天主教不滿,便搬出中國人來反。我讀過他在1768年寫的書裡有一段中國皇帝和里果萊修士的對話,妙趣橫生。兩人當時在談基督的誕生:

皇帝:什麼!她是個處女,卻已有了孩子!

里果萊修士:千真萬確。事情妙就妙在這裡,是上帝讓這姑娘懷上了一個孩子。

皇帝:我一點也不明白。你剛才說她是上帝的母親。這麼說上帝和她母親睡覺,然後再從她肚子裡生出來。

里果萊修士:說得正是,神聖的陛下……上帝化身為鴿子讓一個木匠的妻子生了個孩子,這孩子就是上帝本人。

皇帝:可是說到底不就有兩個上帝了:一個木匠和一隻鴿子。

里果萊修士:還有第三個,就是這兩個的父親,是這個上帝命令鴿子讓木匠老婆生了孩子,木匠上帝就這樣誕生了。不過其實這三個上帝合三為一……一個人如果不相信這事,不管在陽間還是地府都是要被燒死的。

過了不久里果萊修士拿了一個盒子回來,裡面盛著天主教信徒做彌撒時吃的小薄麵餅,那象徵基督之肉身。於是中國皇帝又說了:「你們的上帝就在你這個盒子裡呀。」等他看了薄而小的麵餅,又說:「照我看,上帝應該更豐肥一點才是……。」

我在捧腹之後,倒覺得伏爾泰用中國鏡子這一點很值得玩味。與我們相反的或不一樣的東西,都可以視為一面鏡子。但人往往是非把對方理想化,否則便不足以做鏡子。也許這是做鏡子的「必要步驟」,不然人便不願在裡面照見自己。這樣做的結果是物極必反,看得像一朵花,湊近了必失望,失望倒也罷了,發展到蔑視,當年那個「愛」的承受物的災難也就開始了。

伏爾泰後來為「迷信」中國付了不少代價,被後世的「清醒者」奚落了兩個多世紀。這個案看樣子還要兩個世紀才可能翻,或永遠不能翻。歷史證明伏爾泰眼裡的中國是戴了玫瑰眼鏡的,沒有宗教狂熱固然是中國人聰明的地方,但迷信到只相信死人不聽活人的,還不夠愚嗎?

戳穿「東洋鏡」是從18世紀末開始的。推動由愛到恨的一個關鍵人物是1793年由英王喬治三世派到中國的特使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

馬特使帶著通商目的來華,眼睛就比只想救贖靈魂的傳教士尖得多。這是鴉片戰爭前東西文化的一次真正碰撞。相比之下,馬可?波羅和歐洲傳教士帶來的那些碰撞,都可以說是擦邊球。我在法國名記者阿蘭?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 1925~1999)寫的《停滯的帝國》中讀到,馬特使在參觀了熱河的皇家花園後,對英式與中式花園有一番比較,足見他已開始「透過現象看本質」。我讀後覺得很有意味,盎格魯-撒克遜人有從小事洞悉大事的本領,中國人則有將大事化成小事的天賦。有時花園就很說明問題。馬戛爾尼在《出使觀察》中寫道:「如果這是一塊乾地,他們就從河裡引水過來,造一個湖;如果是一塊平地,他們就堆山挖谷,點綴上岩石。」然後他總結說:「我們是讓自然更趨完美,他們是將自然控制在手。」佩雷菲特則為馬特使做了一個兩百年後的註解:「中國人的專制甚至表現到風景的布置上。」不過他是不是忘了,要說對草木的專制,法式花園遠遠超過中國。

這次歷時半年多的外交訪問,對封閉已久的神祕中國無異一次間諜刺探。「東洋鏡」自此拆穿。伏爾泰從此為他喜歡而不甚瞭解的中國背上了「黑鍋」。

每當我比較這地球兩端,眼前便出現一塊巨大而頑固的磐石。來自雙方的愚頑並沒有讓時間對這塊石頭起太大作用。我時常驚異於這種隔閡之自然,雙方都抓住皮毛作大文章,一個世紀、兩個世紀還只會繞著走。人只相信他願意相信的東西。「愚頑」這個詞我年輕時讀到,並沒有現在這樣深的感受。碰到頑固的人,或愚蠢的人,都好辦。唯獨碰到把這兩個特點結合起來的人,束手無策。我的確碰到過這樣的人,特點是完全看不清自己是什麼人,眼睛上好像綁了一副望遠鏡,只能往外看,絕無可能往裡看。他或她心目中的自己與大致實際的自己,中間好像有一條不可逾越的界河,有的人可以渡來渡去,但有一些人只站在自己那一邊,永遠只站在那一邊。這也許是生命永恆的力量?不愚頑豈能長久?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行為密碼,另一種文化的人是很難破解的。清醒的文明不長久,卻是歷史給我們的可悲遺產。

有一次我和朋友H爭論,他說我寫文章時常不明確表態,缺少《醒世恆言》那樣一種「鬥志」。他反問我:「否則我們為什麼而寫?難道不就是為了改造社會和人嗎?」

我說你還停留在啟蒙時代知識分子的月臺上,伏爾泰當年就是過於堅信「不破不立」,把與己不同的中國理想化,結果授人以柄。我乘的車已經開到下一站了。人的演變常常是徒勞無功的。中國一百多年的「破」字當頭,結果好的學了多少呢?一種文化就像大多數人住在裡面的房子,不管舒服不舒服,總歸有房子住。你把它推倒重來,只怕再建出來的與推倒的未必有本質差別。何況誰有這個力量推倒重來?軍閥、獨裁者都未必做得到。我們這些人揭掉幾片瓦,拉斷幾根梁,不過救出幾個「清醒者」而已。況且自命「清醒者」本身,就好像是把自己拉到絕路上,只剩下投江一個壯舉了。我不是沒有看到問題,而是看得太清楚了,也不是不想有使命感,而是在理想的熱情和現實的操作間搖擺。你怎麼保證你傳遞的東西不被誤解呢?文化交流的終點站常常是誤解,甚至生出更糟的東西。再說一般人都以幾十年至多一百年來為歷史蓋棺定論,這受制於我們自身短暫的生命。其實文明的流變要遠比我們想像的遲緩和有耐心。中國人一直把形式視為終歸,這從英使馬戛爾尼 1793年像密探一樣來到中華帝國到今天,儘管歷經革命,無數人頭落地,並沒有絲毫改變。何況心靈有其理,理智未必解。就算退一步承認你有道理,可是我改造不了的人不讀我的文章,讀我文章的人不需要我來改造。

這樣想的時候,便時常想自己在做什麼?提供一面小鏡子?這在現代資訊海洋裡,不過一滴水。所幸兩百多年來,有一些人甘願去做一滴滴的水,雖然滴不穿巨大而頑固的磐石,畢竟琢出了一點痕跡。現代社會往往給我們交流如洪水的感覺,但那除了磨光了石頭表面,並沒有滴水的透徹和恆久。

每次進書店,年輕時是流連忘返,年齡大了以後,便是想逃跑。現代文明的一大特點,就是造紙和印刷越來越發達,於是書不再是寶,而是垃圾了。而且重複地製造。於是我便問自己:是否要參與這種植物變紙、紙變字、字變書、書再變紙的周而復始的運動?何況即便是講講故事,把自己放到故事裡去,做一個人物,也已經太遲了。這種事情宜早不宜遲。這樣的問題問多了,就像每天早晨醒來,在片刻的清醒中問自己:為什麼活過來,為什麼還要活下去?所幸絕大多數人是不問這個愚蠢問題的,他們沒有時間。人六十或八十年的生命,大約有三萬天即七十萬小時的時間,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但一生卻是在沒有時間中度過的。難怪釋迦牟尼面壁十年的結果是發現「不存在」才是真福。再這麼說下去,離「偽善者」已經不遠了,好像「永生」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何不承認人就是個追求「永生」的魔鬼,而作家又是這群魔鬼中最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魔鬼的人。他們坐在家裡寫字,寫出來的無非是一篇篇的辯護詞。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在他的《思想錄》(Pensees)裡說:「我會讓那些我使之產生欲望的人上當的。」

在這個世界,最無奈地發現,莫過於「清醒者」的偽善和「糊塗者」的真誠。在與人生做的交易上,我們往往不是自己的同盟者,而是叛徒。靠思想寫作的人,往往逃不出「道德家」的羅網;而靠身體寫作的人,則不是反叛者即是背德者。如果能選擇,寧願做後者。但這恰恰是寫者最被動的地方。跨進這個門檻的那一天,你就沒有什麼選擇了。很少有人能像夢中那樣脫身而出,冷冷地看著另一個「自己」。寫書的人,每時每刻在做的,就是試圖拋出另一個「自己」。或者說是撿回另一個「自己」。

司湯達說:「小說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是「鏡子」自然是既照到別人,也照到自己。並且主要還是照自己。所有反射出去的東西,最後都會回照過來的。也許我無須聲明一下這批文字並非小說,人筆下的世界多多少少都離小說不遠。這只是一面起仲介作用的鏡子,可以帶著你在法國四處漫遊。在地理的旅行之上,有時間的旅行,時間的旅行之上,還有人文的旅行,人文的旅行之上,便是心靈的遊蕩。那是不需要簽證的。

這種鏡子反射完也許就不再有用,可以扔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語言和心態,時過境遷便不被人理解。比如上幾代的作家們多多少少都得了「被迫害狂」症,那是一個時代的烙印。而我們這一代則是還沒有發言就被拋棄了,下面是神童美女的時代。多數人都只定格在一個時代裡,不要說走不出去,人家就願意待在裡面,你又有什麼辦法。而如此快速變化著的世界,又給我們增加了一種惆悵,就是那種不再能抓住什麼東西的感覺。如果一本書是流沙中的一株荊棘,那麼即使最終是垃圾的命運,也還是值得輪迴一圈的。

交書稿時是沒有準備寫序的。總覺得又不是學術著作,並不需要一個導讀。文字本身有其生命力,越好的文字,越可以遠遠地逃離作者。「生死有命」,這話並不單對人。但出版社要求還是寫一個,那麼就寫一個,在我最後還是這批文字的主人的時候。

交出去的文字,讀者就是主人了。他們通過閱讀,操縱著這些文字,再造一個世界。一個幾乎已與我無關的世界。這也許是寫者唯一的作用,遠遠地拋出一根細線,這根細線甚至連文字與現實間的這面哈哈鏡都穿不過去,但畢竟還是有一些人可以接住,我有什麼資格對這些願意接住的人作引導呢?即便是解釋都是沒有必要的。

到最後,很多事都會由模糊到虛無,只有寫者與讀者間這赤裸裸的聯繫還有一面的真實。那時,全部的虛榮心都會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對「鍾情者」的感激。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边芹,旅法女作家,作品《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主要译著包括《直布罗陀水手》、《广岛之恋》、《自由情侣》等。在文汇报和新民周刊有专栏。也常撰写影评。

边芹具有中国知识分子很罕见的独立人格,既独立于东方的“御用文字”,亦独立于西方的“征服文化”。

她完成了对无聊的小女人文学和无耻的美女文学的超越,在一个散文普遍模式化和迅速堕落的年代,她的文字自成一家,几乎完全脱去了世俗人间的烟火味,不理会这个浮躁时代所流行的那些审美标准、文字趣味,而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作。

她的作品超越了所谓“左”与“右”在内的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藩篱,开始以自己真实的灵魂直接面对世界,她心中没有一把先定的标尺,要以此去量度历史,她只有一颗平常心。在找到早已被遗忘的巴黎公社成员浴血死战留下的那垛断墙后,她曾说:“面对死亡,任何政治立场和观点,哪怕是最明智的,都显得那么苍白。”


图书目录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法國 廣闊豐富的内容

评分

法國 廣闊豐富的内容

评分

法國 廣闊豐富的内容

评分

法國 廣闊豐富的内容

评分

譯者寫書大都有種特別的氣味, 她寫得尤其好.

读后感

评分

旅行的意义,是重温旧人的故事。不是一排排的在建筑前,将露出八颗齿的笑容凝固成胶片,而是用心灵去体味一座城市的精髓。 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人。是人赋予了这些静物灵魂和生命,是人让一切变得意味深长。不要用脚步去丈量大地,要用心灵去抚摩城市干净的肌肤。 一座城市...  

评分

边芹很棒。很早以前在《新民周刊》无意中读过她一篇写魏尔伦和兰波的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却一直没有看过她的东西,关于她的资料也很少。慢慢的就给忘了。 自以为忘记的事情,当再次重逢时更有戏剧性。带着过去的美好印象去读一本书,与事隔多年去见往日情人一...  

评分

流沙中的一株荆棘 ——阅读边芹的《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 爱尔兰旅法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曾说过一句话:“文字……穿透寂静的无声的水滴。”这穿透寂静的水滴,滴穿的是时间,随随便便就滴穿了一百年、两百年。“时间是无痕的,什么都可以过去,但用痛苦交换来的那一把...  

评分

这本书的佳处在我看来是老实,用“老实”来形容此书,边先生或许会生气,但在我心中,“老实”是很有看头的因素,我将摘录一些能体现“诚实”精神的字句,从而来抒发我对此书的喜爱。 “我们往往用一些抽象的词语,将我们并不太说得清的东西,笼而统之地装进去,似乎有点不太...  

评分

这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游记。 首先是费劲。一本32开的书,内页纸质不错的,一般用的是75-85克双胶纸,此书内页起码有95克。因为厚,翻起来总像有一股韧劲跟你对着干——不禁让人想起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开篇提到的一本德文书的名字:《它拒绝被读》。 然后是费神。主题选...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