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爱》是杜拉斯的代表作之一,在她的“印度系列”中,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边连接着《劳儿之劫》和《副领事》两部小说,另一边连接着《印度之歌》、《恒河女》等几部电影。作为小说《劳儿之劫》的续篇,《爱》又被杜拉斯改编为电影《恒河女》。
爱情和回忆之城萨塔拉,相遇的游客彼此相认,回忆中激起了诗意与爱的欲望。
这本书真心看不懂,但是我还是逼迫自己一口气看完了,看完了还是看不懂,现在才知道在这不是独立的一本书,原来和其他两本有关系,额额额,,,,这个豆瓣怎么还嫌我的评论太短???亲????还不行??????哎注定豆瓣的第一个评论就这么吊丝般的被定格了
评分封面就让我爱上了。 但是我并没有一次读完它。是在我刚跟之前某一个男朋友分手的时候买的 并不是适合在烦躁的时候阅读。 文字很散 需要很用心去读 并且一次性读完 才能进入她所营造的氛围中。好书一本
评分《爱》 玛格里特 杜拉斯 在一堆书中 很快的挑拣出它 有黄色 厚重的封皮 关于爱 它用多种文字印在书的封面上的爱 在爱的世界里 她如何诠释 没有读全过杜拉斯的作品 但不得不说是喜欢这个女人的 封内 有杜拉的照片 几近苍老 穿黑衣 黑框眼镜 微侧 望向一边 气质独特 眼神里 没...
评分爱是末日。也是创世。很喜欢。 曾再14岁的时候经历了一场爱情。唯一一场能称之为爱的爱情。同样一直让我陷于疯狂与沉迷。那中疯狂一直不停再我体内滋长。每每回忆起它,甚至只是头脑里瞬间的一个念头。都让我不能忍受。那中感觉足以让我去死。 很喜欢杜拉斯。她笔下的爱情也印...
评分【关于爱,有人这样说过:爱并非对这个世界挑战,而是对这个世界的不足挑战。爱要对这个世界上的某个无挑战。 关于杜拉斯的《爱》,也许可以这样说:爱不是小说,爱是可被改写的童话,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她身上带着欲望,带着它启航
评分我想我对杜拉斯的爱就停留在了情人与广岛之恋,我爱她是个小女孩时候的早熟,和成年女人的风韵,继而她步入中年,我几经尝试,读了她很多 书,卡车,物质生活,写作,午后,雨,读到的不再是莽撞热烈的爱和情欲,反而有点游戏文字欲说还休。不再读杜拉斯了。
评分很特别的一部小说。以爱为名,写爱的荒芜。铤而走险的杜拉斯。比意识流小说更荒诞。没有故事,只有梦境的碎片。连话语的本身都失去了意义,仿佛魇住了的人的梦呓。「以形式的残破反衬情思的残破,以文本的荒芜对应世界的荒芜。这大概属于某种极限写作,某种罕见的文字历险。因为这无论如何已经很接近谵妄了。」王东亮的后记写得明白,联系《劳儿之劫》可以勉强拼凑出一个破碎的童话。梦游的疯癫的睡美人遍体鳞伤,在沙塔拉的心脏纵火,背叛过她的白马王子带着满身疲惫归来,一心求死,纵使相逢应不识。一个绝望的人无法拯救另一个绝望的人。在这个风的国度,沙的国度,日益枯萎的沙塔拉,书名就是最极端的讽刺了。
评分感觉很好,实在有点破碎
评分暖的口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